消费金融的风险正在传导,下面是小伟爱财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有氧金融可以贷款吗
这俩天,包商银行被接管的事情炒的很火热。
央行公告表面上说,是由于比较严重的信用风险,导致央行、银保监会联合接管,由建行进行为期1年的托管指导。
实际的原因也没说,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但是根据官方答复,个人储蓄的存款本息是全额保证的,存取自由不受影响。所以,此次接管也就相当于风险预防,央行的风控能力还是比较厉害的。
虽然这个事情并没有带来实际的影响,但是从中可以嗅到一丝风险的味道。
包银的消费金融
银行的模式,无非就是吸储放贷,而一般的银行,贷款占比最大的都是房贷,这也是为什么一直要“稳”房价的原因,如果房价崩盘,连带的就是银行,而银行也就是国家信用崩盘,这也是要避免的终极风险。
而包商银行,是以小微金融业务闻名。
2014年,上线了P2P平台“小马bank”。
2015年,上线了直销银行“有氧金融”。
2016年,成立了“包银消费金融”子公司。
虽然小马bank未能继续运营,但是有氧金融、和包银消费金融公司,在消费金融领域,名声不小。
据网友披露图片显示,早在17年,有氧消费金融的小额消费贷已经开始放款,irr实际年华为24%。
有氧金融的贷款界面
而包银消费金融,更是与多家贷款资产公司合作,甚至支付宝中也有包银消费金融的贷款端口---包银借钱买,京东---包你贷等等。。。
除了贷款领域,信用卡也是包行的一大业务板块。2018年,包商央行信用卡发卡量超过200万张,月交易额突破100亿。
所以包商银行,可以说称得上是“小微”标杆,虽然可能并非小微业务导致的“严重信用风险”,但是小微业务的利润已经无法带动整体营收。
包商银行的接管,不仅是银行业的震源,也是消费金融行业的一个不详预兆。
这些年,金融业繁荣昌盛的背后,蕴藏着越来越多的泡沫。而P2P作为金融行业的外围行业,受到的压迫最严重,也是在这种金融去产能的大趋势下,引爆了很多问题平台。
P2P,也有着和银行非常类似的模式,这也是为什么都说,P2P是民间的“影子银行”
大大小小的P2P平台,多少都有类似“资金池”的玩意,或者把逾期标的拿出来继续发标匹配资金,不然哪有钱来保持刚兑?
不过银行资金池是合理合法的,P2P资金池就是非法集资了。
但继去年的金融去杠杆,今年的扫黑除恶、供给侧改革、金融去产能愈演愈烈。资金吃紧的平台越来越多。
只要一旦流动性出现危机,还不来钱,资金更是用脚投票,很难突破这种危机。
而消费金融的资产泡沫,在315之后,逐渐显现。
越来越多的借款人知道了,高利贷是可以不用还的,暴力催收是可以投诉的,在扫黑除恶的大形势下,借款人反而变成了“爸爸”,欠钱不还,也成了理所应当。
关键是根本没有还款能力的借款人,由于这场消费金融盛宴,也借了很多钱。
所以,各家放贷口子都在收紧,都不想放出去的钱收不回来。
然而靠着借新还旧的借款人,在这种情况下,无以为继,所以,今年做消费金融资产的公司,逾期率应该是普遍有所增长,或是复借率有所升高。
在这样的环境下,行业发展方向有两个:
1、逐步拓展到金融机构的核心圈层,强者越强,机构为王。
资金方面,各家平台的机构资金占比是越来越大,而且未来还会更大,小平台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P2P资金的头部聚集效应也是越发明显,间接的推高了小平台的资金成本,更加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
资产方面,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高炮口子,越来越少。业务也会越集中,资产泡沫也会逐渐减少,熬过寒冬的机构资产质量也会进一步提升。
2、逐步去产能,提高效益。
最温和的方式就是降薪,其次就是裁员。这俩点手段可以很明显的在各家P2P平台中看到,甚至中小型商业银行,也在进行降薪和裁员。
再然后就是重组,就像包商银行的接管,或是和信贷和凤凰金融的合作,也是去产能的一种体现。
最激烈的就是倒闭了,产能过剩的P2P,在18年雷潮之后,资金流出严重,但是也逐渐趋于稳定。而消费金融行业,不知道在未来会如何消化过剩的泡沫。
最后,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现在的消费金融,也并非万金油,现金贷利润再高,也干不过下行的趋势。
包商银行是第一家以类似“重组”的方式进行风险处理,但不会是最后一家。消费金融行业的共债特征,决定了风险很容易被传导。
从前是谁机智、谁胆大,谁赚的就多,未来几年是抱团取暖,谁够大,谁家底扎实,才能活到最后。
人人贷借钱靠谱吗
疫情在家,忽然接到一个莫名的+37528000—30—36的电话,顺手接了起来,意思是给别人做了担保留了我的电话。奇怪莫名,怎么骗子还是这样猖獗!
互怼几句后放下电话,立马收到铺天盖地的垃圾短信轰炸。什么众安保险验证码、快递100验证码、竹马法考验证码、人人贷验证码、八凌健康验证码、系统验证码……垃圾短信一条接一条袭来,不胜其扰!
于是网查打了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短信举报受理中心,多次竟然打不通,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假的;打了移动的10086人工客服,工作人员却建议暂时关闭短信功能,或者给10086999发送短信举报。
总之,没有太好的办法,不曾想我泱泱大国,科技再发达,也究竟拿垃圾短信和诈骗电话没有任何办法!诈骗电话和垃圾短信不除,难免让人联想和网络运营商有利益勾结,呜呼……
网友们,想想个人信息泄露何其可怕,你们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样被诈骗、骚扰的经历?你可曾想过反击了没有?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有氧金融可以贷款吗(人人贷借钱靠谱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173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