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农行、建行宣布:上线!,下面是大河财立方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各银行贷款app
9月25日,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调整将迎来批量调整。当前,广大的购房者正时刻关注着各家商业银行的“一举一动”。
随着调整时间节点的逐渐临近,近期,已有部分银行开通了“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线上查询功能,借款人可以通过手机银行APP以及小程序等渠道,提前了解自身房贷情况、是否符合调整资格等。
“是否属于首套房贷?”“存量房贷利率能不能下调?”当前,这些购房者关注的重点话题都可以在“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板块中进行查询。
多家银行上线查询功能
9月12日,建设银行在手机银行APP、“建行智慧个贷”小程序等渠道上线“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功能,借款人可通过此功能查询到自身的房贷情况以及首套或二套认定状态。
“我是今年1月9日在建行办理的二套住房贷款,执行的房贷利率水平是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05基点,当前的年利率为5.35%。”家住北京市的卓女士表示,“我简单估算了一下,调整后,我的年利率可以下调0.6%,一年的利息差有3900,虽然不算多,但能每个月省顿饭钱也是不错的。”
卓女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根据北京市目前推出的“认房不认贷”政策,自己在建设银行办理的住房贷款可以认定为首套房贷。但她在点开该行的“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模块时,并未显示是“首套房贷”。
“如您认为目前实际住房情况按当前政策可认定为首套房贷,您可准备相关证明材料。我行将于2023年9月25日起,接受您的重新认定申请,并为您提供线上提交证明材料的服务。”建设银行手机APP显示。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也即将上线“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查询功能。
具体来看,9月14日,工商银行将在手机银行正式上线首套或二套房贷认定情况查询功能,借款人可在“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栏目查询,具体路径为:下载中国工商银行APP-登录/注册-贷款-存量房贷利率调整。
农业银行此前官宣,将在掌上银行、贷款经办行、营业网点、95599、“中国农业银行微银行”等渠道提供查询等服务,借款人可于9月15日起查询本人存量房贷利率是否满足下调条件及下调幅度等有关事宜。
在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看来,银行陆续上线“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查询功能,将有利于提高银行后续业务办理效率,缩减时间成本,最大程度将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调整落到实处。
中小银行陆续加入调整队伍
当下,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调整的“队伍”正在不断扩容。在6家国有大行率先“官宣”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具体实施方案后,多数股份制银行以及部分城商行、农商行正在陆续跟进。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截至发稿前,已有北京银行、上海银行、苏州银行、江苏银行、重庆银行、湖北银行、常熟农商行等数30家中小银行发布调整公告并披露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实施细则。
整体来看,无论是调整范围、幅度、时间还是申请方式,中小银行调整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各项细则与国有大行基本保持一致。
从申请时间及调整方式来看,9月25日,对于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个人住房贷款,银行将统一进行贷款利率的批量调整,无需客户提交申请。
“原贷款发放时执行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且当前为LPR定价的浮动利率存量房贷,我行将主动于2023年9月25日起,采取变更合同利率的方式进行统一调整,新的利率自调整当日生效,无需客户申请。”重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然而,综合各家银行公告来看,在三种情况下,客户需要主动进行申请:一是原贷款发放时,执行二套房贷利率标准,而现如今属于“二套转首套”的存量房贷;二是当前执行固定利率或基准利率定价的存量房贷;三是不良贷款归还积欠本息的存量房贷。
从调整规则来看,各家银行均以三个时间段来划分贷款的具体调整幅度,分别为2019年10月8日(不含当日)前、2019年10月8日(含当日)至2022年5月14日(含当日)、以及2022年5月15日(含当日)。
根据公告,对于部分提前还贷的客户,符合条件的也可以享受房贷利率下调的利好。“对提前还贷的客户,只要还未结清贷款,凡是符合条件的,都可进行利率下调。”中国建设银行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工作人员隋云飞表示,对于已提出提前还款申请、但尚未完成扣款的,客户可根据自身需要撤销提前还款申请,凡是符合条件的,也可以纳入此次调整范围。
实习编辑:李文玉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来源:金融时报)
建行快贷谨慎使用
时隔不到两年,建设银行再次因为搭售保险产品被处罚。江西省景德镇市银保监部门开出今年首张罚单,连同建设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及多名负责人在内被罚款。
搭售保险产品被罚款50万元据银保监会景德镇监管分局披露,建设银行景德镇市分行在办理个人贷款业务中,违法违规搭售保险产品,被处以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罚。
同时被处罚的还有多位对上述行为负管理责任的员工,包括景德镇市分行赵健及黄绯、珠山支行施腾飞、乐平支行周琦,分别被罚款5万元。这也意味着,景德镇分行有多个支行存在违法违规搭售保险的问题。
建设银行网点。资料图
建设银行搭售的这款保险产品名为贷无忧。公开资料显示,贷无忧是建设银行与建信人寿联合设计的保险产品,时间可以追溯到2012年。该产品以贷款人为被保险人,以意外伤害身故及残疾为保险责任,以银行为第一受益人。
用户在建设银行申请快贷时,系统会弹出贷无忧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销售界面,可自主选择是否购买。保险金额与快贷申请额度金额一致,保费为申请金额的0.25%,借款人因人身意外无法归还贷款的,由保险代偿。
为了推销这款保险产品,建设银行甚至给予了特别的贷款利率优惠。据湘财Plus了解,2017年贷款人购买贷无忧后,贷款利率可降至5.15%,如未购买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调至10%。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保险产品属于建设银行旗下,建信人寿的控股股东为建设银行。如用户可自主选择购买,银保监部门不会开出罚单,因此景德镇分行被罚应存在强制搭售的行为。
曾被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这并非建设银行首次因贷无忧被公开处罚曝光。国办督查室2019年底曾批评建设银行北京分行:执行监管规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存在借贷搭售、转嫁成本等问题,变相抬升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增加小微企业负担。
银行贷款。资料图
经查,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2018年代销贷无忧时,制定了销售建信人寿产品规模按存款奖励、销售产生的中间业务收入双倍计算奖励等激励政策。下辖通州分行部分客户经理违背客户意愿,强制要求小微企业借款客户在办理贷款过程中,必须购买贷无忧保险。
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通州分行新发放抵押类小微企业贷款137笔累计5.92亿元,其中47笔累计1.93亿元贷款的借款人购买了贷无忧,占全部发放金额的32.6%。
同时,部分客户经理在推介贷无忧时,利用银行优势地位,通过话术变相误导,使客户认为贷无忧是发放贷款所必须的风险防控措施,导致部分客户错误理解并购买。
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北京分行新发放抵押类小微企业贷款2114笔累计发放金额98.11亿元,其中160笔累计6.19亿元贷款的借款人购买了贷无忧,占全部发放金额的6.31%。
建设银行。资料图
国办督查室当时明确指出,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对监管部门明令禁止的借贷搭售、转嫁成本等行为搞变通、打擦边球,对分支机构高管和一线员工行为治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有效遏制违规行为,影响了国家惠企利民政策的落实效果,削弱了小微企业的获得感。
同时,北京分行过于重视发展中间业务收入等经营效益类考核指标,对保险销售设定的激励机制较高,使得基层业务人员多以短期利益为先,导致小微企业客户利益受到损害。
银保监会当时约谈了建设银行总行,责令其立查立改。北京银保监局则对其实施行政处罚并采取相关监管措施,责成严格落实整改要求,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北京分行当时暂停向小微企业借款人销售贷无忧保险。
谁知曝光不到两年后,建设银行再次因贷无忧被处罚。不一样的是,这次问题出现在个人贷款业务上。
对捆绑销售行为绝不姑息银行强制搭售保险产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近十年前就有“不买保险房贷利率优惠免谈”的说法,多家大型银行当时被曝出违规代销理财产品,并因此揭开了银行误导销售产品现象所隐藏的灰色利益链。
“搭售是银行利用自身业务的优势牟利,属于不正当行为。”银行业相关人士对湘财Plus,银行之所以对搭售保险产品青睐有加,一来是可以拓展中间业务,增加保险代销收入,二来可以保证贷款安全,逃避自主风控环节。
建设银行网点。资料图
湘财Plus咨询法律人士,强制捆绑搭售保险产品,严重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而通过话术故意隐瞒、误导、欺骗消费者,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则还有可能构成欺诈。
2020年,银保监会等六部委曾联合发布通知,要求严格执行贷存挂钩、强制捆绑搭售等禁止性规定,不得在信贷审批时,强制企业购买保险、理财、基金或其他资产管理产品。
监管部门还明确表示,对银行过度销售、捆绑销售、乱收费等问题,坚决处理、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撰稿/湘财Plus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各银行贷款app(建行快贷谨慎使用)":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256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