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骄傲!院士、将军、火箭军少将,全都毕业于这所高校!,下面是河南大学招生办公室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助学贷款的贷款主体是哪个
提起河南话,你都知道哪些?这个问题如果问非河南籍人士的话,想必一定是"中"(zhóng),而且在语气上还要加个感叹号。对于河南人而言,"中"代表着"行""好""可以"的意思,是一种肯定或赞美。河南"中",作为河南省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大学自然也"中"。本期推送,一起走进河南大学,领略这所百年学府的魅力。
河大的"中",是悠久历史之"中"走在河南大学的校园内,很容易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感。不仅因为河大本就是一所百年名校,也与它的选址有莫大关系。
河南大学始建于中国科举考试终结地——河南贡院旧址。贡院,是古代学子科举考试的场所,通过贡院实现鲤鱼跃龙门,是古代读书人的毕生追求,河南贡院更是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1903、1904年最后两场全国会试在这里举行,这里诞生了科举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上千年的科举制度也在这里划上句号。
百年时光弹指而过,如今走在明伦校区那条名为"贡院路"的林荫道上,道路的中段两个四角碑亭格外引人注目,两个亭内都立有石碑,分别立于清雍正年间与道光年间的,碑文详细记载了河南贡院迁移和兴建的情况。历经百年,如今碑文已是斑驳难辨了。尽管石碑字迹已在岁月中风化,但当站在它们面前,扑面而来的厚重历史感和求学精神依然让人不容忽视。石碑无声,见证岁月斑驳,见证着河南教育史的发展变迁,也见证着百年河大的从无到有,从微弱到壮大。
河南大学初创时,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直至1942年,才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有了如今大家所熟悉的名字,也成为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河南贡院大门
国立河南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多个院系被拆分,校本部也多次更名,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
2008年10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6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经霜犹茂,凌寒仍开,历经百余年曲折发展史,河大实力愈发深厚,教育之火不灭,为无数人点燃前行的路。
河大的"中",是人才培养之"中""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曾是风流士子,今有莘莘学子,河大育人弦歌不辍,至今已培养了60余万各类人才,百年流芳自有桃李满天下,在国家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河大力量。
中外院士是河大毕业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科学院院士、当代中国化学泰斗高济宇是河大1922届英文科校友,英国皇家学院终身院士罗梦册是河大法学院1931届校友,英国皇家医学会的终身院士张劭是河南中山大学(河南大学前身)医科1933届校友,2015年河南大学化学系1986届校友张锁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大培养的院士很多,不胜枚举,曾在河大执教的院士也很多,他们为河大的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左至右依次为:高济宇、罗梦册、张劭
张锁江
文武兼备的河大人,不仅在学术界风流竞秀;亦在军营中、战场上谱写奉献之歌。革命战争年代,侯镜如、廖运周、张宣武3位将军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河大任教期间,向青年学生灌输进步思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后又毅然投笔从戎,被誉为"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著名军旅作家吴强1936年考入河南大学教育系读书,1938年离开河南大学参加新四军,先后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著名大型战役,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生活素材,其所著长篇小说《红日》被誉为中国现代战争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祖国建设时期,从河大走出的梁光烈将军、吴光贤将军等人亦功勋卓著。70周年阅兵之际,河南大学文学院79级校友李家勤少将还惊艳亮相于阅兵场上,以火箭军少将的身份一展雄姿。
李家勤少将
一代代河大人薪火相传,河大情绵延不绝,在2020年河大108岁生日前夕,学校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10吨西瓜。在头条新闻、微博校园、微博热点、微博三农、微博政务联合发起的"我为母校赢西瓜"活动中,河南大学投票数稳居TOP1,成功获得10吨西瓜。
此前,河大还曾在2019年末的"西兰花之夜"中勇夺冠军,获赠支付宝送出的1吨西兰花。
2020年8月29日,在由@共青团中央和bilibili联合发起,新华社客户端特别支持的"加油!开学季"活动中,河大以670万+能量值,成功摘获全国亚军,赢得3吨可乐。
无论是西兰花、西瓜还是可乐,它们都折射出所有河大人对母校深沉而厚重的爱和对未来美好发展的无限期许。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的万众一心化作汹涌澎湃的磅礴之力,让百年河大散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乘风破浪,站在了网络时代的潮头。百年河大,有你有我,有写进校史的光荣骄傲,也有蓬勃的新生力量,所以才能不惧风雨,砥砺前行,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河大的"中",是学术实力之"中"河大的人才培养硕果,与它硬核的学术实力密不可分。在多个权威榜单中,都有河大身影的强势"刷屏"。
第四轮学科评估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河南大学6门学科位列全国前30%,其中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等3门学科获评B+,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等3门学科获评B。
截止目前,河南大学已有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根据教育厅名单,河南大学共计34个专业(占现有专业总量的35%)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生物科学等19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等15个专业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年10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今日正式发布"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河南大学32个学科上榜。
2020年6月29日,软科正式发布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河南大学7门学科上榜。
"霸屏"一个个权威榜单的背后,是河大硬核学术实力的体现。河大用硬实力为莘莘学子搭起成长的桥梁,也用温暖的"内心"为学子筑起坚固的后盾。
河大的"中",是基础设施之"中"在河大,学子门在享受良好教学环境的同时,也拥有优良的生活环境,无论是宿舍条件还是奖助政策,河大都曾让网友大呼羡慕。
宿舍环境河大宿舍以4人间和6人间为主,多数为上床下桌,已实现校园网全宿舍覆盖,在寝室就能轻松学习娱乐;明伦校区的仁和顺河及校内公寓,金明校区的南苑华源及研组团公寓,全部安装有空调,冬暖夏凉不再是梦。此外,公用洗衣机、公共吹风机等便利生活的小设施更是一应俱全。这里不是冷冰冰的房间,而是河大学子们温暖的第二个家。
如果说宿舍温暖了生活,那么河大的奖助体系就温暖了心灵。"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河南大学的努力方向。河大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不断健全奖、助、贷、勤、免、补"六位一体"的资助政策体系,积极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实现应助尽助,帮助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安心学习、成长成才。
河南大学目前设立的有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奖助学金,通过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提升资助服务质量,逐步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绿色通道"、困难补助和社会捐助等多层次、立体化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实现了应助尽助。近年来,学校每年发放各类资助资金上亿元,年平均资助学生达3.6万人次,能够确保每位河大学子顺利完成学业,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河南大学本科生部分资助项目一览表
河大的"中",是发展前景之"中"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实力硬核的百年名校,河南大学历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近年来,习近平、李克强、江泽民、贾庆林、李岚清、吴官正、李长春等领导同志莅校视察,对河南大学的发展寄予厚望。2004年7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时亲笔书写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河南大学办成全国一流高校"的题词。2012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为河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题词"办好河南大学振兴中原教育"。
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河南大学顺利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生物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河南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把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给予重点扶持。河南大学入选"双一流"后,再获河南省的大力扶持,走出的每一步都更加沉稳有力。
2018年底,河南省出台文件关于支持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意见,拟在"十三五"期间筹措资金40.27亿元,支持"双一流"建设,可见河南省建设"双一流"的力度和决心。
2020年5月,河南省在专项债券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为支持河南大学新校区建设而专门安排1.5亿元债券额度,为河南大学在地理区位上破局注入新动力。如今,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即将投入使用。按照规划,河南大学郑州校区总建筑面积132.84万平方米,除具备国际教育功能外,还将成为高层次人才聚集平台、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等,启用后的郑州校区,将成为河南大学实现百年名校振兴、服务中原更加出彩的重要支点。
2020年9月18日,河南大学召开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自评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河南大学全面实现了"双一流"第一期建设目标,建设任务符合度高,目标达成度好,第三方显示度持续向好,取得了显著成绩。河南大学的"双一流"建设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巍巍中原,人杰地灵,这里是河南,一个来了都说"中"的地方;大河之南有河大,这里是河南大学,一个真的很"中"的地方。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如今的河大正厚积薄发,把握发展机遇期,这所百年名校必将铸就新的辉煌,在新时代谱写华彩篇章,期待与你共同见证河大的美好未来!
欢迎关注"河南大学招生办公室"头条号,获取百年学府、"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南大学最新精彩资讯!
原素材来源:河南大学官网、河南大学官微、河南大学新闻网、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官微、青塔官微、软科官微、河南大学学生会官微
助学贷款利息怎么算
央视网消息:为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好满足学生贷款需求,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教育部等四部门日前印发通知,自2023年秋季学期起,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同时,调整国家助学贷款利率。
国家助学贷款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用以帮助学生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按照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最新通知,自2023年秋季学期起,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2000元提高至不超过16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6000元提高至不超过20000元。学生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
国家助学贷款额度调整后,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学费补偿、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减免标准以及基层就业学费补偿、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标准,相应调整为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0元。
此外,2023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助学贷款利率将由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30个基点,调整为同期同档次LPR减60个基点。对此前已签订的参考LPR的浮动利率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承办银行可与贷款学生协商,将原合同利率调整为同期同档次LPR减60个基点。
据介绍,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研究生阶段的学生绝大多数已成年,为更好满足研究生在校期间合理的学习生活需求,切实减轻研究生家庭经济负担,鼓励学生自立自强,《通知》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向在校研究生发放商业性助学贷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发完善手续便捷、风险可控的研究生信用助学贷款产品,并在贷款额度、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
已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也可享受新政策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申请过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也可以享受新的政策,将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抓好新学期助学贷款办理工作,督促经办银行按照新政策办理助学贷款或调整已办理的助学贷款,让贷款学生尽快享受到新政策的红利。
据介绍,在新政策出台后申办贷款的学生,可以直接按照最新政策办理贷款。对政策出台前,2023年已经提交贷款申请或者签订借款合同的学生,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新的额度范围内向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申请增加贷款金额。
此外,为减轻贷款学生经济负担,对2022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2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予以免除。对这些学生2022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经贷款学生自主申请,可延期1年偿还,延期贷款不计罚息和复利,2023年延续实施这一政策。
对此前已签订的参考LPR的浮动利率国家助学贷款合同可以按照新利率执行,具体由承办银行与贷款学生协商,可将原合同利率调整为同期同档次LPR减60个基点。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从1999年实施至今不断完善。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发放助学贷款4000多亿元,惠及2000多万学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费、基本生活费等就学成本有所上升,学生及其家庭面临的经济压力和贷款需求增加,需要进一步释放助学贷款政策红利,更好满足学生贷款需求、减轻学生还款压力,助力学生完成学业、更好就业。
来源: 央视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助学贷款的贷款主体是哪个(助学贷款利息怎么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311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