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车企被传年底破产,力帆众泰猎豹否认!华泰汽车销售热线已停服,下面是南方都市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猎豹贷款客服电话
10月9日,某银行一则展开内部风险排查的通知引发热议。通知要求,针对媒体报道的四车企年底破产传闻,各经营团队需对存量客户是否涉及四家车企上下游产业链情况进行风险排查。四家车企分别为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
10月10日晚间,力帆股份、众泰汽车陆续发声否认。众泰汽车表示,已就虚假消息报警。10月11日,猎豹汽车客服人员回应南都记者,未接到破产相关通知。截至11日中午,华泰汽车尚未对传闻进行公开回应。
南都记者了解到,2019上半年四家车企经营情况不佳。其中,众泰汽车、力帆汽车上半年净亏损分别为2.9亿元、9.47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195.37%,931.72%。此外,猎豹汽车官网链接的电商旗舰店将于10月12日终止店铺。华泰汽车和数家子公司因迟迟无法偿还债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四车企被传年底破产,3家已否认
10月9日,某银行一则展开内部风险排查的通知在网上传播。
通知显示,据媒体公开报道:“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四家车企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预计涉及上下游汽配供应商产业链合计约500亿元坏账。” 受此影响,银行要求对存量客户涉及上述四家车企上下游产业链,应该详细了解其受影响情况,并根据受影响程度及时制定风险缓释方案。
10月10日晚间,力帆股份(601777)公告称,媒体报道中提及的力帆汽车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经核实该情况不属实。截至目前,公司没有破产计划,公司将继续及时准确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众泰汽车(000980)也于1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不存在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的情况。公告还确认“众泰汽车近期与山西信托签署了一份总金额不超过2亿元的信托贷款协议”传闻属实。
针对传闻,猎豹汽车暂未发布公告。10月11日,南都记者致电其官网销售热线,接线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客服中心目前正常运转,未接到破产相关通知。不过,南都记者注意到,猎豹汽车官网链接的天猫旗舰店发布公告,本店铺拟于2019年10月12日自主终止经营。
截至11日12时,四家被传破产公司中,仅剩下华泰汽车尚未回应。而且,华泰汽车官网显示的销售电话已停止服务。另一电话则需要转接分机号,南都记者多次拨打,一直未能接通。
上半年四家车企销量大幅下滑
南都记者注意到,2019年上半年,四家车企经营情况欠佳,普遍出现乘用车销量下滑情况。
据众泰汽车财报,2019上半年,公司生产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60125 辆、销售60763辆。公司销售收入50.4亿元,同比下降50.83%。净亏损2.9亿元,同比下滑195.37%。对此,众泰汽车表示,“主要原因是销量下降影响所致。”
力帆汽车亏损则更加严重。据力帆股份数据,2019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78 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39%;净亏损9.47亿元,同比降幅达931.72%。在10月10日的回应传闻中,力帆股份还表示,“目前公司负债较高,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公司将积极采取多种应对措施降低风险”。
相比较前面两家企业,猎豹汽车和华泰汽车情况似乎更加严峻。数据显示,2018年猎豹汽车销量仅为77630辆,同比销量近乎减半。而2019年1-6月累计销量更是跌至28331辆。销量锐减让猎豹逐渐从主流整车市场中掉队。另一方面,在今年6月传出多个汽车生产基地停产的消息外,华泰汽车还因迟迟无法偿还债务而被列入失信人名单。南都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华泰汽车已有至少5条失信被执行人记录,其中包括未给付员工工资、未返还投标保证金等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情形。今年9月28日,曙光股份发布晚间公告称,近日,公司大股东华泰汽车所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被司法冻结,冻结期限为3年。
采写:南都记者 毛淑杰
袋吧车贷客服电话
来源:央视网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改变的先声。
每年召开的“两会”,就是一堂集中“答疑”的讨论课。
央视网《我有一个问题》栏目推出“小青年唠两会”特别系列。
“打捞”出年轻人最关心的那些事儿,从代表委员的建议议案中寻找解法,
邀请大家喜欢的KOL一起聊聊。
我们的第三个问题是:
这届年轻人,忧患意识特别强,工作还没几年,已经操心起退休生活。
豆瓣“FIRE生活小组”里,20万个生活家热烈讨论攒够多少钱才能提早退休;
3·8妇女节当天,“95后女性已经开始养老焦虑”的话题冲上热搜榜,有2.3亿的超高阅读量。
老龄化加速的社会现实,是“养老焦虑”普遍化的主要背景;消费升级的趋势,也给未来养老带来经济压力;家庭结构的改变,意味着“独自养老”可能成为未来普遍现象。
同时也应注意到,强烈的自我意识让这届年轻人有了更深刻的人生思考。“养老焦虑”说明他们风险防范意识更强,愿意对人生做好提前规划。
客观来讲,“养老焦虑”也是一种互相传染的群体性情绪。当周围的人都开始讨论养老,你很难不去想:
“等我30岁了,四老三孩咋养老?
在线等,急!”
(先 找 到 对 象 再 说 吧)
随着国家对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9073”养老格局、社区嵌入式养老等探索不断深入,养老问题,有那么令人焦虑吗?
这一期“小青年唠两会”,我们请来了风格迥异的4位KOL,看看处在而立之年的他们,有没有因为养老问题“焦虑到头秃”。
B站2021百大UP主,习惯从风控角度思考互联网时事。
毒鸡汤毁灭者,经常创作直击灵魂且暴躁的硬核内容。
地铁民警,地铁故事讲述者。
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人间烟火的百姓生活。
日食记导演,“罐头场”创始人,江湖人称“姜叔”。
大概是导演里最爱做饭的,厨子里最会拍照的。
B站2019百大UP主,导演,制片人,中日小灵通。目前奔走于给日本人介绍中国文化,立志做中日两国的文化润滑油。
Part 1
30岁考虑养老早不早?
30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工作几年,小有积蓄;
成家不久,刚刚迎来新生命;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有些小毛小病......
自由掌控人生的新鲜感褪去,“
前置性养老焦虑
”兜头袭来,似乎是想象中的30岁模样。
那么,30岁考虑养老早不早?不妨听听过来人的想法——
我20岁不到就思考了这个问题
高中时学校组织去养老院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感觉养老院的老人们还挺孤独的。
在同情之余,我开始想自己老了会不会跟他们一样,甚至还不如他们。
从那时候起,“努力工作,赚钱养老”的想法就萌生了。
30岁这么想,60岁没准就不这么想了
阅历会带来认知的变化,30岁的担心,到了60岁再看可能根本不是事儿。我觉得参考老一辈人真实的生活和心态,以他们为样本,大概明确自己的养老方向就足够了。
30岁更该担心的不是结婚问题吗?
日本人大概到了35岁左右才会思考父母养老的问题。那时候父母刚退休,身体健康,时间自由,讨论养老话题正合适。
至于自己的养老问题,日本年轻人30岁还在为结婚发愁,考虑养老问题有点早了。
什么时候是“老”,何时该退出人生舞台,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
我30岁没有一分钱存款,因为我在频繁更换工作,毫无节制地把钱花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
那时我更多是在思考,选择什么事情才能让我不知疲倦地做一辈子?
在老一辈眼里,我属于是人生没有规划,得过且过的类型。
但在我的观念里,只有身体机能退化到不能动弹,才是思考“养老”的时刻。除此之外,我希望可以一直保持跟这个世界交流的动力。
Part 2
养老焦虑
父母or自己?
“远嫁怎么安排父母养老?”“发展事业和养老怎么两全?”
豆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组织”里,78692个独生子女焦虑着爸妈的养老问题。
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养儿防老”观念减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为自己的养老提前规划。父母养老vs自己 养老,哪个更令你焦虑?
看到同龄人被裁员让我“瑟瑟发抖”
参加工作十多年,身边一些朋友背着房贷车贷被“优化”到社会上,这让我也“心有戚戚焉”。在30多岁的年纪,我开始给自己攒养老钱,又担心通货膨胀等未来的不确定性。
另一种焦虑是爸妈年纪大了没人照顾,请护工又不放心,如何兼顾工作和照顾父母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不必刻意制造焦虑,心态是会变的
我觉得没什么可焦虑的,保持健康的身体,好好活着就够了。像我的父母到了老年阶段,自我意识反而更强了。他们觉得应该多享受一下人生,儿孙自有儿孙福。
做好健康管理比操心买哪个养老保险更靠谱
在日语里有“健康寿命”的概念。当一个人不能生活自理,“健康寿命”就结束了。现在很多日本人有意识地延长“健康寿命”,不希望老了后一直躺在床上。
所以啊,与其为养老焦虑,不如从现在做好身体管理,通过调整饮食、多运动来保持健康,比操心买哪个养老保险更靠谱一点。
人生就是一部机器
我不想它可以运转的时候选择待机
老一辈有一种很奇怪的思路,既认为“养儿防老”,又尽可能地不在任何事上麻烦你。在父母养老上,这种矛盾思维让我有些困扰。
但对我而言,住养老院或者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是很好的选择。人生就是一部机器,我不想它可以运转的时候选择待机。要么就充沛运转,要么就干脆停掉,报废。
Part 3
养老焦虑
体制内vs体制外?
如今的职场中,有一项不成文的潜规则:
一旦超过35岁,将遭遇职场危机。超过35岁没能进入管理层,或将遭遇裁员风险;35岁再去跳槽找工作,也是难上加难。
35岁“消失”的职场人,助长了打工人的焦虑情绪;缺乏安全感的职场环境,让更多的年轻人渴望“铁饭碗”。
在养老方面,体制内真的比体制外压力小吗?
人生变数不是“铁饭碗”能解决的
体制内的工作也有压力和不确定性。无论哪个行业都可能遭遇人生变数,都需要大量的金钱、时间投入,不是身在体制内就能高枕无忧了。
人其实有很强的抗压能力
作为创业者,当然会有最终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的觉悟。人的抗压力其实很强,有一口吃的,人就能活。
Part 4
钱=养老焦虑万能灵药?
知乎博主“肆大财子”曾计算过“体面养老”需要的开销,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从30岁开始存款到65岁退休,存款300万,能够过上基础养老生活;存款600万,能够过上小康的晚年生活;存款800万,能够过上比较富足的晚年生活。
此外,有研究报告表明,“无力支付医疗费用”和“退休后储蓄不够”,是年轻人养老焦虑的两大因素。
没钱,何谈“体面”?
有钱,就能体面养老吗?
钱是一把“双刃剑”
养老主要会面临两个问题:钱和人。钱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或控制消费来解决;可是钱有了,谁来给你养老?
钱能让你体面养老,也可能招来不怀好意的人。
所以我能想到的解决养老焦虑的办法是生孩子。孩子就像一个“护身符”,让我请护工、住养老院更有底气。
等等,你说孩子也可能觊觎你的钱?
对不起,没把他教好,是你的问题。
钱是养老的经济后盾,但也不能过于执念
钱的确能缓解养老焦虑,但我不希望为了未来养老而牺牲健康和生活体验。
考虑养老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为了缓解养老焦虑而挣钱,下一步就该有挣钱焦虑了。
传统意义上
攒够钱的确可以解决养老焦虑
但对我来说不是
参照上一辈的生活方式,养老意味着停止工作,赋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
如果按照这个定义,那么攒够钱确实可以解决养老焦虑。
但作为文化类工作者,我只要大脑还正常,就可以持续工作养活自己,区别只是在于年龄和身体机能的退化。
而且,赋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并不是我所追求的。与其为了年老时安稳活着而耗去了自己的青春,不妨活好现在的自己。
Part 5
养老问题,日本人怎么看?
日本总务省公布的2020年人口普查终值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1日,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了总人口的28.6%,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给日本社会带来哪些改变?听听日本up主山下智博怎么说。
问:日本老年人都会怎样养老呢?
答:会有以下几种方式:1.住养老院;2.跟儿子一起住;3.继续一个人住,每周请一次护士。
居家养老和住养老院的比例是4:1 ,因为住养老院要花不少的钱。问:作为超老龄化社会,日本有哪些“老年人友好”的方面?
答:老年人专用产品如尿裤、电动床等被发明出来,作为生活必需品,价格下降到普通民众可以承担的范围内,品质也越来越高。
此外,日本电视台会做更多“介护”相关的节目,普及“介护”常识,还可以提供在家里讨论的机会。问:“介护”是什么意思?
答:在中国,孩子给父母养老很多见,但日本老年人会有不好意思被孩子照顾的想法,他们希望花钱请最好的专家来帮忙,介护行业就逐渐发展起来。问:日本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什么负面影响?
答:1965年,9.1个日本上班族(20-64岁)的税养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现在2.4个上班族养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年轻人的负担越来越大,照顾父母和养孩子很难兼顾,这导致婚后生孩子的人越来越少。
而在养老方面,一般养老院价格昂贵,价格低廉的公立养老院数量又不够。
大量无人照顾的老年人,衍生出了“孤独死”、“老老照顾”等社会问题。
现在,日本开始了护理机器人实验,如果能批量生产,将降低护理费用和劳力成本,解决老人无人照顾的难题。
整体来看,日本年轻人比较支持政府的养老扶持政策。对未来养老问题的担忧,让他们更加期待科技带来的变化。
Part 6
两会代表委员说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就居民养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解决养老问题,听听他们怎么说?
建议鼓励并扶持公立医院举办养老机构,推行“医疗养老一张床”。
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评价标准,建立养老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并纳入个人征信。
建议尽快落实对失独家庭的风险补偿标准相关政策,大幅提升失独家庭父母的养老金数额。
评论区聊聊
你开始为养老攒钱了吗?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猎豹贷款客服电话(袋吧车贷客服电话)":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295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