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普惠快信能贷款吗(普惠快信怎么不能借款了)

普惠快信能贷款吗(普惠快信怎么不能借款了)

贷款知识 新华网 投稿

优亿金融借款折合年化利率高达255.5% 超过现金贷36%红线7倍有余,下面是新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普惠快信能贷款吗

来源:证券日报

去年12月份,“现金贷”监管文件落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现金贷市场划出了三大门槛:综合利率36%以下、牌照经营和场景依托。因此,没有放贷牌照的机构,不能做现金贷,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小贷牌照等),必须依托场景,即资金有指定用途。

近期,有投资者向《证券日报》记者反映,一家名为“优亿金融”的“消费金融”平台似乎还在违规发放现金贷。据其官网介绍,优亿金融主营手机、电脑、电瓶车、摩托车、驾校等小额消费金融分期业务,但《证券日报》记者在其官网上发现平台推出的“优亿升级贷”,“无需抵押、无需材料、提供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借款,额度从500元-30000元不等。通过查询企业信息,该平台业务范围并无网络小贷或消费金融,也就是根本不具备放贷的资质。

现金贷近年最受关注的一点就是部分平台涉嫌发放变相的高利贷,《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优亿金融的费用进行测算发现,平台的借款折合年化利率高达255.5%,超过现金贷36%的红线7倍有余。此外,在不少投诉平台上都有用户对优亿金融的投诉。

在消费金融的“遮盖下”,优亿金融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无网络小贷和消费金融牌照

涉嫌违规发放现金贷

据优亿金融官网显示,平台的运营方为深圳普惠快捷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普惠快捷”)。《证券日报》记者打开优亿金融官方微信公众号,其在今年5月份到6月份最新的几条推送内容中还在大肆宣传着旗下两款疑似现金贷的产品“短平快”与“长期贷”。其宣传语处处可见“快速申请、快速到账”、“没钱找小优,拿上30000元,又是一条好汉”等字样。

具体来看,“短平快”产品的介绍是“随借随还,按日计息,最快30秒到账”,额度为500元-30000元,而办理条件则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就可以申请。“长期贷”的介绍是”按月还款,额度高,期数灵活,最快一天放款“,额度为3000元-30000元,办理条件与“短平快”相同,只是多一条“年满18岁”。《证券日报》记者从网页上申请快款时发现,所需填的资料仅包括姓名、电话、年龄、居住城市等基本信息,并没有所需金额或是借款用途等。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深圳普惠的企业信息,以及其对外投资的成都普惠快捷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普惠快捷”)和贵阳普惠快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阳普惠快捷”)的经营范围,发现三者均未获得消费金融、网络小贷等放贷资质类牌照。

根据《通知》的规定,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经营放贷业务,优亿金融明显违反了这一准则。同时,第一网贷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即使获得了相关牌照,无场景依托的现金贷也是监管不允许的违规业务。《通知》明确,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小额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发放贷款,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P2P网贷不得提供无指定用途的借贷撮合业务。

借款年化利率高达255%

涉嫌变相收取砍头息

现金贷普遍具有小额、期限短、借款利率高等特点,此前现金贷被纳入互金风险整治正是因为其“高利贷”等乱象。综合优亿金融官网、微信公众号、APP上的信息可以了解到,借款人在优亿金融进行身份认证后就有了一定授信额度(评判标准未知),之后就可随时在官网、微信平台或APP上申请借款了。

在借款利率方面,优亿金融APP的费用说明中描述:若申请办理1000元,14天借款到期共需还款1098元;若办理500元,7天到期共需还款524.5元。虽然平台宣传“超低利息”,但《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简单计算后发现,所谓的“超低利息”一点都不低,折合年化利率已达255.5%,超过现金贷36%红线的7倍。

关于逾期费用,优亿金融的费用说明中描述道:还款日后1天-5天为容时期,容时期内滞纳金是每天收取借款金额的1%,容时期后仍未还款,则进入逾期状态,每天收取借款金额的2%作为滞纳金,也就是折合年化费率分别为365%和730%。

此外,根据优亿金融的说明,在该平台上借款不仅要付利息,还有快速信审费,平台的说法是“付给第三方机构核实客户的信用信息”,还有固定金额的账户管理费。这样的做法无疑会增加借款人综合借款成本,并可能涉及收取“砍头息”等问题(所谓“砍头息”,即在放款给借款者时先从本金里扣除利息。)。而《通知》第四条第一点明确指出,“禁止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以及设定高额逾期利息、滞纳金、罚息等”,优亿金融也明显违反要求。

曾被工商列入经营异常

旗下公司多次被罚

《证券日报》记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查询深圳普惠快捷显示,该公司的注册地为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西乡大道与前进二路交汇处宝运达物流中心研发综合楼2楼G26室。但是,优亿金融官网却介绍,平台办公地为四川省成都市环球中心N2区1702,注册地与办公地跨省市,而或许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该公司于2018年5月17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不过,虽然经营地远在成都,但优亿金融在深圳的注册地址却经过了多次变更。工商信息显示:2017年9月21日,深圳普惠快捷注册地由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变更为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共和工业路西发B区旭生研发楼大厦11层1113A。

而不到一个月,2017年10月9日,深圳普惠快捷注册地变更为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建安一路37号509室。3个月后,2018年1月3日,该公司注册地再次变更为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西乡大道与前进二路交汇处宝运达物流中心研发综合楼2楼G26室。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深圳普惠快捷对外投资的成都普惠快捷目前的法定代表人为张英,系由去年6月15日由深圳普惠快捷法定代表人黎晓辉变更而来。而据企业工商信息的行政处罚显示,成都普惠快捷的子公司遭到多次处罚:其沧州分公司曾因违反税收管理规定而受到行政处罚;兰州分公司曾因违反登记管理规定而受到行政处罚;沧州分公司和石家庄分公司曾因其他原因受到行政处罚。而且,其乐山分公司曾因为按规定提交年度报告信息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临沂分公司、广州分公司、江门分公司、吕梁分公司、清远分公司都曾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平台身缠大量投诉

涉嫌诈欺、恶意催收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从2016年开始就有借款人开始投诉优亿金融涉嫌诈欺、高利贷和恶意催收等。

有借款人反映,他于去年2月份在乌鲁木齐某广场购买一款价值2799元的手机,采用的是优亿金融分期付款方案:首付500元,分三期偿还每期222元,余款最后一次性付清,需额外付200元手续费,不产生利息。“前三期我按时还款,最后一个月,我致电客服要求一次性付款,结果客服告诉我需提前15天打电话一次性办理才行,可是之前给我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并未给我提及这一点。第二次,我提前打电话想一次性偿还,结果客服告诉我要去门店再打电话办理,而且我得知我虽已经还了1600多元,但还有1800多元要还”,他说道,“每一次客服说的都不一样,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不为我办理一次性偿还,而且每个月都有高额利息,打电话反馈给该片区经理也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当初办理分期付款的业务员跟售后服务人员说法不一致。”

此外,优亿金融还因为电话骚扰、恶意催收、侵犯个人隐私而遭到多起投诉。在聚投诉平台上,有多个投诉人表示,优亿金融恶意添加贷款人亲友的微信,骚扰、恐吓、侮辱其通讯录好友。

普惠快信怎么不能借款了

先锋系疑云:旗下P2P、支付接连遭遇“滑铁卢”,曾经的明星企业为何失控?

近日,有关网信证券被辽宁证监局托管的传闻将先锋系再次推上了“风口”。尽管随后先锋集团否认了托管传闻,但其潜在危机却进一步走进公众视野。

先锋系危机的显露始于网信证券。

今年初,受资管计划逾期等负面事件影响,网信证券首曝危机。随之证监会表态,发现网信证券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7月,先锋系危机突然蔓延,旗下P2P、支付等接连遭遇“滑铁卢”。

7月初,网信集团原CEO盛佳称网信平台良性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后网信集团官微称“出现了小规模的逾期”。

几天后,再起波澜。

7月8日,先锋集团旗下中新控股(08207.HK)公告停牌,称将发布有关全资子公司先锋支付不合规详情公告。据报道,先锋支付问题主要涉及资金挪用,挪用银行T+0资金未还,存在2.4亿元空缺。但目前尚无官方定论,后先锋支付停止了所有服务。

图/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一份核心材料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先锋系借贷余额约700亿元。主要包括三块:

一是网信平台,主要是金交所产品,借贷余额约450亿元;

二是网信普惠等P2P平台,借贷余额近60亿元;

三是先锋系私募基金,约200亿元。

上述几个板块均出现不同程度逾期。

7月23日,常年在香港的先锋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振新在内部邮件中坦言,先锋集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

那么,先锋系危机何以持续发酵蔓延?曾经的明星企业何以失控?

网信平台乱象

以小见大,通过对网信平台多个产品的梳理或能剖析一二。

投资者赵义(化名)近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其在网信APP上投资600余万元左右,主要投向上述金交所产品,即所谓“尊享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赵义提供的8份合同,整理了发行人(即借款人)、发行总规模、担保方(或增信机构)、挂牌机构(即交易所)、预期收益等信息。总体来看,每个项目备案规模1000万元至2500万元,多在银川产权交易中心挂牌登记,少数在海峡(漳州)金融产权交易中心挂牌登记,合格投资者不得超过200名,产品期限不超过12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9.3%,赵义多于2018年7月签署产品认购协议。

根据天眼查信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拨打上述发行人和担保方电话,多数无人接听,语音提示“正在通话中”,或“号码不存在”,或“空号”,或有人回应“不是这家公司,搞错了”。

其中一家担保方浙江百禾投资有限公司联系人电话接通后,对方表示,曾在这家公司做过财务,十年前已离职,不知为何还留着电话,并称自己亦有投资网信,不知道怎么办。

颇值一提的是,在一份产品合同中,发行人是海南国际旅游产业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规模2500万元,增信机构是深圳国租海锋保理有限公司,备案机构是海峡(漳州)金融产权交易中心。天眼查显示,深圳国租海锋保理有限公司为海南国际旅游产业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即增信机构是发行人的子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拨打上述两家公司电话,无人接听,但深圳国租海锋保理有限公司语音提示称“先锋集团,请直拨分机号”,海南国际旅游产业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国租海锋保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均是黄付之,天眼查显示,黄付之共担任15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先锋集团离职员工林桦(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上述两家公司均是先锋系企业。

也就是说,至少存在一个现象,即A公司通过交易所备案项目,B公司提供担保或增信,通过网信平台融资,输血A公司,而A公司、B公司、网信平台均为先锋系企业。

上海太茂律师事务所律师郑辉认为,首先,不论P2P还是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都是提供中介服务,不能与产品发行方存在关联;其次,如果存在假标,融资方可能涉嫌诈骗。

真真假假,虚实之间。

今年2月,另一位投资人投资了20万金交所产品,期限6个月,产品合同显示,发行人为大连鑫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发行总规模1000万元,通过银川产权交易中心备案。

天眼查显示,大连鑫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注册资本1000万,自然人股东是刘淑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拨打大连鑫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电话,对方无奈表示:“确实有这个借款,春节前后,我们和网信谈融资的事,也按他们要求盖章签字了。但是,自始至终,我们没有收到他们的钱,全叫他们拿走了。一开始还找他们要,现在网信出事了,也不好要了。也有很多人电话过来,也都解释了这个情况。”

另一投资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所投网信产品发行人为北京北林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函数(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但根据工商信息实地寻找却未见踪影。对于函数资管,当地派出所调查称“没有这个企业”,工商局回复“没有找到”。

交易所之“过”?

调查再深入,需要追问的还有网信平台与金交所合作的合规性,也拷问网信平台产品的合规性及其潜在风险。

上述业务模式并不新鲜,也不复杂,即前两年行业流行的“金交所+互金平台”模式,将在金交所备案后的项目在互金平台上销售,一方面,网贷平台借此可以打破单笔企业借款100万元限额,另一方面,借助互金平台流量,金交所募资更加方便快捷。甚至拆分销售,仅千元即可购买金交所产品,不少互联网巨头也参与其中,潜藏较大风险。

2017年7月,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报道,监管下发《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简称“64号文”),比如,一些互联网平台明知监管要求(包括交易场所不得将权益拆分发行、降低投资者门槛、变相突破200人私募上限等政策红线),仍然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将权益拆分面向不特定对象发行,或以“大拆小”“团购”“分期”等各种方式变相突破200人限制。

当时,仍有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只是叫停金交中心和互金平台合作违法违规业务,但仍存合作空间,比如合规代销。

2018年4月,《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简称“29号文”)进一步强调,互联网平台不得为各类交易场所代销(包括“引流”等方式变相提供代销服务)涉嫌突破国发[2011]38号文、国办发[2012]37号文以及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政策要求的资产管理产品。

由此,各类交易场所和互联网平台不再“藕断丝连”,基本停止合作。

不过,从记者获得的产品合同来看,银川产权交易中心、海峡(漳州)金融产权交易中心等并未停止相关业务,且多位投资人认为其风控薄弱,形同虚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发现,银川产权交易中心、海峡(漳州)金融产权交易中心等和先锋系并无股权关系。

天眼查显示,银川产权交易中心系暴风控股有限公司旗下企业,官网显示,该公司是经银川市委、市政府批准并出资控股组建设立的综合性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是集物权实物、债权、股权、知识产权和相关金融产品等交易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平台。海峡(漳州)金融产权交易中心股权较为分散,多为闽系企业,厦门当代控股集团是大股东,持股35%左右。

为何两家交易场所如此配合先锋系?记者无法联系到上述两家公司置评。记者多次拨打银川产权交易中心官网电话,无人接听;海峡(漳州)金融产权交易中心在天眼查上留存的电话也已关机。

银川产权交易中心母公司暴风集团并不平静。今年7月底,暴风集团实际控制人冯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相关事项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受此影响,暴风集团旗下网贷平台暴风金融公告称将停止发布新标,且部分产品将延迟兑付。

“银川产权交易中心也是暴风集团旗下企业,在市场上业务做得非常猛。”一家金交所负责人如此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宁夏当地交易场所人士表示,没有跟银川产权交易中心打过交道,他们主要在北京办公。

虚构项目借新还旧?

疑问仍在持续显露。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产品合同中,大连中文发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现多次,颇值玩味。

在金交所产品合同中,大连中文发文旅发展集团作为发行人,在银川产权交易中心备案,发行总规模1900万元,担保方是浙江百禾投资有限公司;而据投资人赵义不完全统计,去年7、8月份,大连中文发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发行人出现三次,发行规模总计5000万元。

而在先锋系P2P网信普惠和工场微金平台上,大连中文发文旅发展集团还充当保证方角色,比如,在网信普惠一份产品合同中有这样的描述:大连中文发文旅发展集团同意就借款方本合同项下应付款项支付义务的履行向出借方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天眼查显示,大连中文发文旅发展集团注册资本5000万元,2017年8月以后,股东联合创业集团有限公司退出,目前由自然人股东于婧控股。中文发文旅发展集团官网显示,其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专注于文旅产业、康养产业与实业投资,形成文旅、康养、投资三位一体复合型业务体系。

不过,记者未能联系上该公司。据一名先锋集团离职员工透露,联合创业集团是先锋系企业,很早退出大连中文发文旅发展集团,不排除是为摆脱关联关系,以规避自融之嫌。据记者了解,联合创业集团法定代表人刘平系先锋集团执行董事。

疑虑、问题不限于此。

先锋系旗下拥有多家P2P平台,除了网信普惠,还有工场微金、首山金融等,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首山金融存在购买大量壳公司,虚构借款项目,且提供给网信普惠用于融资的现象。

据另一先锋系前员工整理的首山金融借款公司名单,存在多家借款公司使用同一电话或邮箱的现象,呈现较为明显的壳公司特征。

上述先锋系前员工还提供了此前先锋集团发给资产端团队的一封内部邮件,该邮件称,根据前几轮的监管检查情况,借款企业之间的关联性是监管较为关注的事项。比如,“有95个法定代表人出现重复,最少重复2次,最多重复6次;有26个借款企业注册地址出现重复,最少重复2次,最多重复6次;有58个联系电话出现重复,最少重复2次,最多重复24次;有57个邮箱出现重复,最少重复2次,最多重复24次。”

该邮件还称,由于下一轮监管进场即将开始,请大家在2019年3月8日前完成整改。

而更为直接的证据则是,一位首山金融高层曾承认收购壳公司行为,去年下半年,该高层对内曾表示,已经收购几百个主体,每周多达几十个,但依然不够用。

“去年6月,先锋系一些板块就已开始出现资金紧张的迹象,之所以收购壳公司,是为了借新还旧,刚性兑付。”林桦称,由于首山金融出现资金缺口,内部开始讨论交易所融资方案,以上海朵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为主体通过网信平台募资,本质上就是左手倒右手。

何以失控?

先锋系何以陷入今日的危局?

自2003年创设,16年来,先锋集团版图不断扩大,体系庞杂。仅先锋集团官网显示,其旗下即有网信集团、港股上市公司中新控股、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开元投资等板块。

其中,开元投资擅长于控股型并购、跨境投资以及产业基金的运作,目前有多个项目正在上市或拟上市过程中。

中新控股旗下拥有先锋支付、消费金融平台掌众等板块,但持续亏损。根据CHOICE数据,2019年一季度,中新控股营业收入为4.43亿元,净利润为-1.87亿元;2018年度,其营收为30.25亿元,净利润为-8.36亿元。

其实,除了中新控股,先锋系旗下还拥有弘达金融控股(01822.HK)、平安证券集团控股(00231.HK,非平安集团旗下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港股上市公司。但弘达金融控股亦不乐观,8月21日,该公司公告称,预期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显著亏损,去年同期则为盈利。

“从我们所属的行业来看,实体经济下行使得资产端资产质量出现了严重下滑,抵押品价值缩水,处置难度增大;同时我们遭遇了一些恶意逃废债的企业和个人。”7月23日,张振新如此描述先锋系危机的原因,他还称,尽管我们一直在用自有资金来维持流动性并保持刚性兑付,也还是迎来了不可回避的逾期时刻。

“钱来得太容易,花钱就不谨慎,很多投资决策和管理不到位,豪华装修、铺张浪费现象很常见。”先锋集团某离职员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该前员工进一步描述:“前两三年,确实投资了一些企业,包括买牌照,通过股权或债权形式投资,但有的时候投得草率,投完又乱指挥扩张,烧钱更快,很难自负盈亏。”

这么多钱究竟去了哪里呢?

“至少去年6月起就出现资金链紧张的迹象了。之前的投资失败,可以用新来的钱补上,继续借新还旧就不是坏账了。”林桦则指出。目前,从首山金融来看,确实存在虚构项目,借新还旧现象。

(责任编辑:张紫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普惠快信能贷款吗(普惠快信怎么不能借款了)":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44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