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还房贷,利息多少?存银行又得多少?,下面是挥笔一书千字章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三十万每月还多少
本人发布的所有文章,只做今日头条首发创作,没有再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抄袭,违者必追究创作权益。
在人生的投资中,购房被誉为最重要之一,也是最大的财富之一。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购房通常需要依赖银行贷款,这意味着必须支付额外的利息。那么,如果你向银行贷款70万,并选择了30年还款期限,到底需要支付多少利息呢?另一方面,如果你并不购房,而是将这70万存入银行,同样选择30年期限,又能够得到多少利息呢?
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涉及到了许多复杂的因素,比如贷款方式、利率变动、通货膨胀、税收等等。
首先,我们来考虑一下如果选择了贷款购房,那么贷款方式将是一个关键的因素。目前,银行主要提供两种贷款方式: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等额本息意味着每个月你需要支付给银行一定的本金和利息,尽管每月还款总额不变,但每月本金的比重会逐渐增加,而利息比重逐渐减少。而等额本金方式则意味着每个月你需要支付相同的本金金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息会逐渐减少。
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具体选择应该根据你的收入水平、还款能力、资金需求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以目前最新的基准利率为例,如果选择了等额本息方式,每月需要支付约2450元还款期数÷还款期数-1))。在30年内,你将总共支付约882,000元,其中约有212,000元是利息。
然而,如果你选择了等额本金方式,同样按照基准利率计算,首月需要支付约3160元,但到最后一个月,只需要支付约1750元。这意味着在30年内,你总共需要支付约810,000元,其中约有140,000元是利息。
从这个计算可以看出,选择等额本金方式可以节省约72,000元的利息支出,但需要承受前期较高的还款压力。
接下来,让我们考虑如果选择将70万存入银行,将会有怎样的结果。同样,存款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目前,银行提供了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等几种方式。活期存款的利率最低,目前为0.25%;而定期存款的利率随存款期限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2.65%。
假设你选择了定期存款方式,按照目前的基准利率计算,每年将获得约18,550元的利息。
在30年内,你将总共获得约556,500元的利息,加上本金70万,最终可以得到约1,256,500元。
然而,如果你选择了活期存款方式,同样按照基准利率计算,每年将获得约1,750元的利息。在30年内,你将总共获得约52,500元的利息,加上本金70万,最终可以得到约752,500元。从这个计算可以看出,选择定期存款方式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但也需要放弃一定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70万的房贷和70万的存款,在30年内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房贷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利息支出,但也有可能带来房价增值、居住舒适等收益。而存款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利息收入,但也可能受到通货膨胀、资金闲置等方面的损失。因此,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选择应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合理且适合自己的决策。房子或存款,取决于你的财务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感谢您的阅读和陪伴,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禁止在其他平台转载抄袭,未经授权的盗用,深究其法律责任。
等额本息太坑了提前还款
近段时间,一种叫做“转贷降息”的生意正暗流涌动。他们盯准的,是一些感到房贷利率高、想提前还贷省利息的人。在某些金融公司和贷款中介口中,只要经过他们的一番运作,房贷就可以转化为利率更低更“省钱”的经营贷。记者调查发现,尽管他们都声称可规避贷后检查,但这背后涉及的多种费用和复杂流程,暗藏多重风险。
现状
中介扎堆转贷业务
几天前,市民张女士接到了自称是工行信贷员的来电,上来就劝她转房贷,利率能做到3.35%。
张女士添加了这位信贷员的微信,对方发来了一个算账的表格,转贷后利率为3.25%、贷款300万元的情况下,和买房按揭贷款30年相比,经营贷款30年可以省169万元。
“我不可能给您赚169万元,但我可以给您省169万元,超过4.5%以上的按揭利率可以转化为3.35%左右。”对方几乎每条朋友圈都在推荐“房贷低息置换”。
没过两天,她又看到一篇贷款攻略文章,介绍了房贷转经营贷的各种操作细节。
“为了换房,未来越来越多改善需求客户会加入经营贷置换高息房贷潮。”文章给出如此预判,还附上了咨询师的联系方式。
按多位贷款中介的介绍,购房者需先借钱结清房贷,再将房屋以个体工商户或企业法人、实控人、大股东的名义抵押给银行,以此借出经营贷。这笔借来结清房贷的资金,通常也被称为“过桥资金”。若个人不是个体工商户或名下没有公司,一些贷款中介还可以提供办理壳公司的渠道。
记者以购房人身份咨询了一家贷款中介业务员,详细了解转贷的操作流程。
“首先需要贷款人经营一家公司,要么您朋友有公司能给您加上股东,要么我们帮着收购企业。”这位业务员介绍,用户选择全款买房,自有资金不够可使用公司提供的过桥垫资,用新房本办理经营贷,顺利的话10天就能完成转贷,经营贷的利率最低能做到3.35%左右,比5.35%的二套房贷利率低了不少。
面对记者提出转贷存在风险的疑虑,对方表示:“我们合作的都是大银行,您只需要做到公司的确存在、按时还款就没问题。”
生意
经营贷成“香饽饽”
“6招教你降低房贷利率”……随着提前还贷需求逐渐增加,互联网平台上,有更多房地产领域的中介经纪纷纷发布“转贷降息”信息。一名中介还直接表示,之前5.68%至6.3%的利率,都可以安排到3.8%。
记者发现,类似信息和业务的频频亮相,主要瞄准的是想提前还房贷,节约利息支出的人群。在一些中介和金融公司口中,即使是超过利率5%及以上的房贷,也可以轻松降到3%至4%之间。“转贷降息”的主要贷款类型均是经营贷。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逐步走低,很多银行的经营贷利率已下调至不到4%的水平。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地区二套房贷利率为5.35%,高于经营贷利率,两者之前的利率差留下了套利空间,也成了中介引诱购房人的理由。
“房子在哪个区,是否70年住宅”“您和家人是什么性质的工作”“名下有没有公司”……一番了解后,某金融服务公司的贷款业务经理表示,“咱们可能要转贷的方式,是以企业金融贷的形式转。”
她给出了一个转贷方案——年 息 约3.25%,授信期限20年,最长按30年等额本息还款。当询问为何会转到经营贷时,其回应“所有的转房屋抵押贷款都是。只要超过100万,咱们办理的就是经营贷。利率低了这么多,能省不少钱。”
经营贷是面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经营实体,且用于经营性用途的贷款。但在提供“转贷降息”“以贷换贷”生意的人口中,经营贷无疑是房贷“转贷降息”的一个“香饽饽”,且有方式规避贷后检查。
另一家“一站式贷款服务平台”的贷款经理,简单了解信息后,同样给出了转经营贷的方式,他宣称利率可以降至3.5%。并透露,自己所在的公司已经营了十几年,可以提供最简便的转贷降息流程和方式,“最近,我们都转了几十笔了。”
套路
“借壳垫资”风险多
转经营贷,大概是什么流程?名下没有公司又该怎么办?调查发现,这些担忧在“业内人”眼里,都不是问题,只要“借壳”一个公司即可。而这需要个人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房本、流水和征信记录等资料。
以房贷还剩100万元,需筹措资金提前还清贷款为例。前述“一站式贷款平台”的贷款经理称,如果要转经营贷,需要有一个公司做“壳”,先给还款者“过户”一个公司,然后用这个公司来做借款主体。
类似操作方式大同小异。另一家金融服务公司经理也表示,“跟企业其实是没大关系的,企业只是你用来经营的一个噱头。”这背后,相关公司或中介之所以愿意“垫资”,必然会牵涉费用。经过粗略了解,如果是转为经营贷的“转贷降息”,且需要相关公司或中介垫资,普遍存在手续费、“服务费”“三方费用”等不同费用。同样是“转贷降息” 100万元,有的收取各类费用超过2万元,有的前前后后需要约5万元。
各类名目的费用多少暂且不说,“转贷降息”可能暗藏的合同风险不可不防。银保监会此前就发出风险提示,不法中介为牟取非法利益,往往怂恿消费者使用中介的过桥资金偿还剩余房贷,并从中收取垫资过桥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的高额费用,这种将房贷置换为经营贷的操作隐藏着违约违法、高额收费、影响个人征信、资金链断裂、侵害信息安全等风险。
银保监会表示,根据相关监管规定,经营贷须用于生产经营周转。银行与消费者贷款合同会明确约定贷款用途,但在“转贷”操作下,银行若发现经营贷款资金未按照合同约定使用,最终将由消费者承担违约责任,不但可能被银行要求提前还贷,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
辽宁银保监局近日发布的风险提示称,违规转贷的做法存在四重风险,包括经营贷风险、信用贷风险、财务风险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提醒消费者增强风险意识,依法合规办理贷款、还贷业务。
转贷风险
市场
花式宣称省钱
贷款利息降低
多转为经营贷
称可躲避检查
操作
需要各种资料
配合借壳公司
怂恿使用垫资
赚取多种费用
声音
风险多隐患大
存在违约可能
别贪短期利益
选择正规途径
回应
别冒险贪短期利益
“最近如果要提前还房贷,是需要排期的。您如果最近就申请,预计得三个月往后。”北京银行一支行工作人员说,对“转贷降息”“以贷换贷”有所耳闻,从他的经验和角度来讲,不建议市民这么操作,因为风险点多风险也大。
这名工作人员介绍,类似操作短期看起来是“省钱”了,但这样的贷款签合同多为一两年、两三年就要续签一次。“未来,能否每一期都续上是个问题。同时,现在给你说的是利率三点几,也不能保证未来都这样低。即使落到合同里,过几年对方也存在违约的可能。”
“那些小贷公司、金融公司或中介,主要是为了挣所谓的‘过桥费’、手续费等。”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即使是用一些途径获得了较低利率的贷款,长期看不确定性和风险都非常高。“个人收入稳定,月供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可预约提前还款或留点现金以备不时之需,而不是寻找这样风险多的操作方式。”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李松林 潘福达
制图 吴薇
流程编辑:u008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三十万每月还多少(等额本息太坑了提前还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706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