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51人品贷款审核要多久(51人品贷还能放款吗)

51人品贷款审核要多久(51人品贷还能放款吗)

P2P资金占比不断压降的51信用卡,为何突遭警方调查?,下面是澎湃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51人品贷款审核要多久

51信用卡杭州总部突遭警方调查。 每经记者 肖乐 摄

10月21日上午,知名互金平台51信用卡(2051.HK)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谷国际商务中心的杭州总部突遭警方调查。受此消息影响,51信用卡午盘开盘即遭重挫,股价一度暴跌超过40%。1时50分起,51信用卡股票临时停牌,停牌前跌幅为34.69%,报1.77港元,市值21.14亿港元。

16时06分,51信用卡管家官方微博发布一条公告称,51信用卡的业务运营及财务状况仍然保持正常健全,该公司董事会对此类制造不实谣言的行为一致严厉谴责,并保留诉诸法律追责的权利。上述公告还表示,该公司将适时就与事件调查有关的任何进一步事态发展向股东及潜在投资者提供最新信息。

官方公告未能道出此次遭遇警方突击调查的原因为何,据业内人士推测,大概有两种可能,一是暴力催收,一是数据爬虫业务违规获取用户信息。

凭借大数据风控,“助贷”转型成效明显

2018年7月13日,正值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不断推进深入的背景下,51信用卡实现了在港交所上市。

在上市之前,51信用卡得到了风投机构的青睐。从其融资历史来看,2012年11月,51信用卡获得由华映资本领投的天使轮融资;2013年获得由华映资本、SIG、清流资本领投的A轮融资;2014年完成由GGV领投,京东、小米跟投的B轮融资;2015年完成新湖中宝投资的B1轮融资;2016年完成由新湖中宝、天图投资等领投的C轮系列融资。

据51信用卡2019年上半年度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51信用卡实现营收人民币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8%;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3.09亿元,同比增长12.9%。

51信用卡的运营主体为杭州恩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初期主打信用卡账单管理软件“51信用卡管家“,后又推出“51人品”“51人品贷”“给你花”等产品,业务涵盖个人信用管理服务、信用卡科技服务、线上信贷撮合及投资服务。

用一句话来概括51信用卡的商业模式的话,那就是由信用卡管理工具获取客户并随之变现。变现的途径就是撮合贷款,将来自P2P、持牌金融机构等的资金撮合贷给信用卡用户以及其他客户。

51人品为51信用卡全资控股的网贷公司,据其官网披露的数据,截至9月末,9月撮合交易13.5亿元,9月当月平台当前出借用户为20.9万人;累计借款余额107亿元;51人品贷90天以上逾期率为3.46%,呈现逐月上升态势。截至2019年6月末,51信用卡管家注册用户达到8340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1%;累计管理信用卡数量达到1.387亿张,较去年同期增长16.9%。另据其半年报,51信用卡称已与超过100家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在去年底有关部门定下了以退出为主的整治原则后,国内P2P网贷机构加快了向“助贷”机构的转型。以51信用卡为例,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撮合机构资金伙伴的贷款量为48.3亿元,同比增长339.3%,占信贷业务资金来源的比例升至34.9%。如果单独把6月拿出来看,机构资金占比已达到50.5%,超过了P2P资金的占比。

机构资金占比快速上升的“奥秘”在大数据风控上。51信用卡在半年报上指出,其业务建立在了独有的大数据和独立风控系统的坚实基础之上。

同样在半年报上,51信用卡专辟一节阐述其“大数据科技创新”。51信用卡指出,一方面,不断积累对用户的了解,这令其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实时提供优化的用户产品界面。因此用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最方便地找到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信用卡信息或其他产品信息。另一方面,研发并升级风险评估系统iCredit。该系统是基于其海量数据建立并透过高级人工智能及先进机器学习技术改进。其“光锥”平台进一步提高风控体系的效率,实现了大数据时代各数据源的统一和风险特征和上线效率的大幅提升。

大数据这个基础到底牢不牢固?

关于此次51信用卡被调查,网上流传的一份银行发的函件显示,“通过我行技术监控发现,贵司通过爬虫程序对我行信息进行抓取,但我行未与贵司签署相关书面的授权书、同意书或默认贵司从我行系统及业务办理过程中获取用户个人的信息。”该函件还进一步指出,“贵司作为51信用卡管家等APP的运营方,全方位且数量巨大的获取用户个人信息,该行为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2017年5月18日,51信用卡上线了大数据风控系统产品iCredit,51信用卡称其“依托于公司过亿用户和海量大数据,形成了超过20个维度的近万个风控变量,提供一站式全流程风险管理服务”。

但51信用卡未披露其数据来源,或声明其对数据来源的合规性进行过有效的审核。

一位上海资深业内律师告诉澎湃新闻,能否与金融、互联网机构等合作伙伴共享数据,需要重点评估共享数据是否已获得用户的授权、是否为业务开展所必要、是否在用户授权的范围内共享以及合作伙伴是否具备个人信息保护的安全能力。

9月份开始,杭州地区多家大数据服务公司被曝关停爬虫业务,负责人被带走调查。目前,摩羯科技的网站已无法打开。业内知名的第三方数据服务公司聚信立向用户发布消息称,于2019年9月6日停止对外提供用户授权的运营商爬虫服务。国内较早开展金融大数据服务公司同盾科技,也对外确认,旗下信川科技运营的数聚魔盒停止服务。

网贷清退速度加快

“助贷”被认为是网贷机构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助贷的能力又往往与大数据风控能力挂钩。近期,网贷行业清退速度有加快之势。

10月15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公告,取缔辖内全部24家网贷机构P2P业务。10月18日,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网络借贷行业风险提示函》称,将对全省内未通过验收的P2P网贷业务全部予以取缔。

10月15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表示,将稳妥有序推进合规网贷机构纳入监管的工作,力争在202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网贷领域存量风险化解。

据银保监会副主席祝树民在10月21日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今年以来,停业机构已经超过了1200余家,大部分为主动选择停业退出,还有许多P2P网贷平台,正在准备良性退出。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实际运营网贷机构462家,借贷余额比2019年初下降了48%;出借人比年初下降13%,借款人比年初下降35%。机构数量、借贷规模及参与人均续15个月下降。

祝树民还表示,银保监会、人民银行正在会同有关地区研究制定P2P网贷机构向小贷公司转型的具体方案,引导具备条件的机构转型发展。

51人品贷还能放款吗

《投资壹线》汪下弟

近期,稠州银行可谓境遇不佳。除了屡次收到监管机构的罚单,还陷入助贷风波,涉及多起投诉。值得注意的是,稠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本就逐年走高,而其与网贷平台的助贷合作存在风控缺位嫌疑,或将进一步放大其经营风险。

出借人之谜

近日,《投资壹线》发现,“聚投诉”平台上现多起与稠州银行有关的投诉。

“在51人品贷借款稠州银行放款收取高额砍头息,要求退还。”其中一位投诉人王先生如是表达自己的诉求。

张先生 2017年在51人品贷借款23000万元,利息为1150元,征信显示贷款24150元。张先生提供的借据显示,出借人是稠州银行。

另一位范女士也有着同样的遭遇,其于2017年9月18日因资金问题,通过51人品APP(杭州义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网贷4.2万元,借款期限24期。到账后马上扣除2000元,还款计划页面中显示第0期还款2000元。本金为4万元,由稠州银行发放,到还款日发现该笔借款以4.2万元计算利息,利息高达23222元。

上述投诉人均强调出借人为稠州银行。需要指出的是,在网贷平台借贷流程中,资金提供方一般为个人投资者,但根据监管要求,借贷双方资金流转均需通过存管银行的账户进行,因此出借人应显示为存管银行。

但稠州银行并非51人品贷的存管银行。

(出借人显示为稠州银行;数据来源:聚投诉)

网贷之家显示,51人品贷是51信用卡旗下专注小额分散业务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其存管机构为百信银行。那么稠州银行何以成为51人品贷的出借人?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车宁告诉《投资壹线》,除了存管业务,网贷平台和银行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类,一是客户导流;二是风控技术输出;三是银行向网贷平台提供资金。根据监管规定,网贷平台上借贷双方资金流转是需要通过在存管银行设立的账户。如果用户在网贷平台借款,存管银行是A银行,出借人却显示B银行,可以肯定网贷平台为B银行提供了助贷导流服务。

一位曾经的网贷业内人士亦称,“如果还款时显示的出借人是其他银行(非存管银行),那么网贷平台应是为该银行提供助贷服务。”

也就是说,在前述51人品贷与稠州银行的合作中,借贷资金提供方即是稠州银行。

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张叶霞也对此持肯定态度,“51人品贷推荐资产给稠州银行,稠州银行放款,是51人品贷的助贷业务。”

所谓助贷业务,即是助贷机构向放贷机构的贷款业务提供支持,为借款人撮合匹配资金方。然而,硬币总是有两面,在服务中小银行克服经营的地域限制、降低获客成本的同时,处于监管真空地带的助贷业务也蕴含着风险。

风控缺位

车宁告诉《投资壹线》,愿意使用助贷服务对于银行来说的主要是地方性中小银行:首先是克服其经营的地域限制;其次能够精准获客、低成本获客。可是,通过网贷平台导流的用户比起银行的用户资质肯定要差些,这是由网贷平台本身的基因所决定的。

“因为连传统银行信贷标准都无法满足的用户才会去网贷平台借贷,从概率上讲,肯定会导致银行的坏账率的上升。”

稠州银行2018年年报显示,2016-2018年,其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4%、1.39%、1.64%,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前述原网贷从业人员补充称,“网贷平台其实一直在做助贷服务,不用个人资金,大量用银行等机构资金。监管最早支持网贷平台做助贷服务,后来政策又去掉了助贷,只说是转型网络小贷”。

张叶霞表示,“51信用卡持有网络小贷牌照,这本就是监管鼓励网贷平台转型的方向,与此同时,监管也没有禁止网贷平台从事助贷业务。”

大量网贷平台一直都在开展对银行的助贷服务。但是,助贷业务尚未纳入监管范围,这本身便是很大的风险。

近日,《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已进入到第二次征求意见,根据该《办法》,对于网贷平台提供助贷服务,一是需要相应的资质,二是产品的技术需达到合规要求。

前述原网贷从业人员称,“用户的贷款利率是根据网贷平台规定的,网贷平台要赚钱,银行则收取保证金。实质上,银行提供资金,从网贷平台处收取保证金,等于银行利用了网贷平台的风控系统。”

而这正是助贷的最大风险。车宁认为,银行将贷款放出去,但不进行风控,只依赖于助贷机构先前提供的保证金(现在为保险或者担保)等,相当于银行将核心风控进行了外包。银行不管贷款的风控,交由助贷机构去管理,助贷机构却不一定有能力。而作为第三方,保险或者担保实际上不能够完全兜住信贷风险。在当前的助贷业务体系中,不管是银行、助贷机构、保险或担保机构这三者,都没有意愿或者没有能力去对信贷产生的风险进行担保兜底。

“风控外包会滋生道德风险,实质上削弱了风控能力。对于行业来说,银行的信贷业务具有一定传导性,对于规模较大、银行间市场联系较多的银行来说,一旦其出现问题,对整个行业均会造成影响。”车宁补充称。

2017年底,《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曾明确助贷的业务边界,不准其触碰核心风控;近日,《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了“互联网贷款”和“联合贷款”的定义,助贷和联合贷款业务将被纳入管理范围。

屡收罚单

除了陷入助贷风波,稠州银行及其下属村镇银行近期还频收罚单。

2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公告显示,经查,胡统滨在四川成都龙泉驿稠州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泉驿稠州银行”)工作期间,对该行违规发放互保联保贷款、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负有直接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该局决定对胡统滨作出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的行政处罚。

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7月,稠州银行委派胡统滨去成都筹建龙泉驿稠州银行。次年5月17日,龙泉驿稠州银行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2.1亿元,第一大股东为稠州银行,持股比例为30%。除此以外,稠州银行旗下还有吉安稠州村镇银行、岱山稠州村镇银行等8家村镇银行。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公布的外汇行政处罚信息显示,2018年10月-2019年3月期间,稠州银行东阳支行存在未按照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违法违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东阳市支局对其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罚款5万元。

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公布的杭银处罚字【2019】40号显示,稠州银行因金融统计存在错误;非税收入未纳入财政存款缴存科目核算、少缴财政存款;未按规定向人民银行报备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信息;对外支付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未经授权查询个人和企业信用报告;违反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管理规定,根据多项规定,累计罚款16.7万元。

1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台州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稠州银行台州分行因理财销售行为不合规,存在代客操作情况;贷款资金管控不严,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流入股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显示,罚款50万元。

针对前述助贷和处罚等情况,《投资壹线》曾联系稠州银行官方客服,其要求将相关问题发至指定邮箱,截至发稿,对方未作回应。

来源: 投资者网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51人品贷款审核要多久(51人品贷还能放款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998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