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竹林的空气“变成”钱!这家农商行践行“两山”理念有妙招丨年度案例,下面是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竹林如何贷款购买


导 读
浙江省安吉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素有“中国竹乡”之美誉。安吉农商银行聚焦“竹林碳汇”领域,建立了集“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并基于竹林碳汇生产、收储、交易等环节,创新推出“竹林碳汇”系列信贷产品,撬动整个竹产业绿色创新发展,推动竹林“重生”。在中华合作时报社主办的“2022农村金融转型创新案例征集活动”中,安吉农商银行的《“竹林碳汇”开启绿色普惠助力共同富裕新路径》入选“2022 农村金融绿色金融年度案例”。浙江省安吉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境内“七山一水两分田”,全县有林地面积207万亩,其中竹林面积87万亩,素有“中国竹乡”之美誉。近年来,由于毛竹价格低迷,林农育竹的积极性下降,因此,如何激发农户经营竹林的积极性,推动竹林“重生”迫在眉睫。作为“湖州市绿色金融改革与服务创新示范点”,浙江安吉农商银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助推共同富裕先行实践中,将“竹林碳汇”作为发力点,不断探索创新,助力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以“竹林碳汇”探索绿色普惠助力共同富裕新路径。
主要做法从无到有,开启探索之路。早在2010年,安吉县就与专业学术机构合作进行竹林碳汇研究,建设了毛竹林碳汇通量观测塔,经过十多年来的科技攻关,形成了经国家发改委备案并公布的《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等研究成果。经估算,安吉县森林植被碳储量为323万吨,年碳汇量32万吨。其中,竹林森林植被碳储量134万吨,年碳汇量仅为0.05万吨,分别占比41.5%、0.16%,全省竹林年碳汇量甚至为负数,竹林经营、竹制品固碳增汇前景广阔。近年来,随着毛竹价格下跌,林农育竹的积极性下降,竹林成为一大有待深度开发的资源。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为盘活闲置农村资源,2021年7月,安吉农商银行为报福镇统里村村民杨忠勇发放了全国首笔竹林碳汇质押贷款,该村民承包经营的三块毛竹林共1030亩,根据《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测算,平均每亩毛竹林每年碳减排量为0.39吨,在承包经营有效期内能减排二氧化碳7045吨。参考当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并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首次实现“竹林的空气能变钱”,有效填补了金融支持竹林碳汇领域的空白。从有到优,开启创新之路。2021年12月28日,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正式在安吉县启动。作为地方金融“小冠军”,安吉农商银行积极参与其中,实现金融支持“竹林碳汇”从有到优。该行聚焦“竹林碳汇”领域,积极探索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了集“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并基于竹林碳汇生产、收储、交易等环节,创新推出“竹林碳汇”系列信贷产品。其中推出的“碳汇共富贷”支持农户、村集体组织经营竹林、育林增汇,再交易给收储平台实现增收;“碳汇收储贷”支持安吉县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收储竹林碳汇;“碳汇惠企贷”支持有减碳需求的企业购买竹林碳汇。三大专项信贷产品,贷款额度匹配度高、利率优惠力度大。从优到精,开启共富之路。安吉县目前共有毛竹林87万亩,如果均按照《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进行经营,那么每年就可以产生碳汇33.93万吨,即新增固碳量(碳减排量)近34万吨,碳减排空间巨大。据专家团队预测,如果能够获得更多金融支持,加大流转力度,同时在林业基础设施和竹产业二产振兴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亩均碳汇将会有很大提升。随着安吉农商银行绿色普惠金融“活水”的不断注入,以“竹林碳汇”系列产品撬动整个竹产业绿色创新发展,促进竹林碳汇的有效增长,保障竹林碳汇生产、储存、流通全流程运行,让收入相对薄弱的林农和村集体有一笔持续、稳定、可预期的收入,为开通CCER(国家核实的自愿减排量)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成效截至2022年10月末,安吉农商银行发放“碳汇共富贷”40笔14094万元,“碳汇惠企贷”5800万元,完成“碳汇收储贷”预授信10亿元。“竹林碳汇”领域创新做法被总台央视财经频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致函安吉县对该做法给予高度评价;2022年3月,该行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受邀参加国际竹藤组织发起的“竹产业助力西非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网络研讨会,在社会各层面获得了广泛好评。
经验总结安吉农商银行围绕乡村振兴和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参与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上线,并以“竹林碳汇”系列产品撬动整个竹产业绿色创新发展。该创新举措,将竹林经营提质增汇与创收增富有机结合,不仅在碳减排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在“两山转化”和共同富裕方面形成重大示范效应,为全国乃至世界竹林碳汇产业发展提供“安吉样本”。
政策建议加大碳汇交易推广力度。在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大背景下,作为绿色金融中最具增长潜力、创新活力的领域,碳金融将迎来大有可为的机遇期。应将推广碳汇交易作为绿色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加快转型升级竹林产业,促进竹林生态价值货币化,拓宽提质增汇与增收的新路径。多方合力共推竹林碳汇发展。推动竹林碳汇全面发展,需要政府、银行、企业等各阶层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建立竹产业贴息补助、风险补偿等激励机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金融机构应通过金融让利、创新金融产品等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企业需要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金融机构需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推进竹产业变革转型和“双碳”工作,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服务和支持。在金融资源向竹产业倾斜的过程中,除基于碳汇生产、销售、流通的一整套环节,创新开发“碳汇”系列贷款外,金融机构也可以着眼于竹产业的全生命周期或竹产业供应链,及时跟进产品与服务创新,有针对性地开发操作简便、市场认可度高、复制成本低的个性化产品,多途径拓宽农户的创收增富渠道。以上案例已入选《突围之路——2022农村金融转型创新案例集》,订购方式:
可致电《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编辑部,获取征订启事。
联系电话:010—63732814
数量有限,快来订购吧!
百万读者都在看全国首笔竹林碳汇质押贷款出炉!看生态价值如何真正转化“真金白银”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数字化改革赋能普惠金融助跑“共富路”精彩“浙”十年!一图纵览浙江农信十年发展与担当

来源/安吉农商银行监制/蔡 靓 编制/岳乙琳
长期求购实心竹

临近傍晚,大山里下起了毛毛细雨,谭江永赶忙从厂房里跑出来,把屋外的竹子收好,检查竹子的晾晒情况。这些是谭江永制作特色“竹单车”的主要原材料。
广西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谭江永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大山深处有茂盛的竹林,翠竹笔直、郁郁葱葱。
谭江永正在组装竹制自行车。农宁春摄
谭江永正在制作竹制车架。农宁春摄
2014年,大学毕业后在一线城市从事竹工艺设计工作的谭江永,看到了家乡竹资源里的商机,返乡开办企业,研发生产竹制自行车。
这是谭江永新采购的深山里的实心竹。农宁春摄
多年来,谭江永制造的竹制自行车销往北京、上海、苏州以及国外市场,今年销售额已达250万元,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文 农宁春)
来源:新华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竹林如何贷款购买(长期求购实心竹)":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566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