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进展、无解释、无结果!vivo钱包“高利贷”后续报道,下面是体育健康特搜组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vivo贷款合法吗
2021年1月至4月,湖南的何先生通过vivo手机自带的vivo钱包,先后分三次申请了共计2800余元的一年期贷款。期间遭遇了贷款协议凭空消失、贷款方莫名变更、贷款年化利率由24%变至35%等一系列始料未及的问题。特搜记者介入调查后,vivo钱包官方回复称何先生历次贷款,均是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合作机构签署的相关协议,vivo钱包仅在其中发挥平台作用。vivo钱包建议记者直接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核实具体事宜。
记者从网上查询到,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地为重庆。经营范围包括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的存款;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境内同业拆借;与消费金融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代理销售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等业务。
特搜记者致电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咨询,工作人员表示已经记录并将按流程反馈,后续会有专职人员跟记者对接。截止记者发稿时,没有收到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回复。
遭遇无进展,无解释,无结果的“三无”对待,很无奈的何先生告诉记者,为避免支付高额利息,他已经提前还清了全部贷款。他现在准备到银行查询自己的征信有无受到影响,如果有影响,他将寻求通过法律渠道来解决问题。
针对何先生的遭遇,特搜记者也采访了林冰律师,他也给出了自己的专业解读。
视频加载中...
vivo可以借款怎么回事
◎ 文 / 鸟叔2014年12月,vivo创始人兼CEO沈炜罕见接受了媒体采访。
有多罕见?这是沈炜10年来第一次在媒体露面。而接受采访的原因很简单,沈炜认为,消费者对于vivo的理解不够。
在这次采访中,沈炜透露,vivo短期内没有任何上市的想法,也不需要融资。
沈炜的解释是,大部分企业上市是想“弄点钱”,但是vivo并不缺钱。
一直到今天,vivo确实没有任何上市的声音。
但最近河南村镇银行爆雷事件,一口气牵涉了34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其中就包括瞧不起“弄点钱”行为的vivo钱包。
01
“你看上了他的利息,他却盯上了你的本金”
这句话最近又一次在河南村镇银行事件中得到了体现。网友们上一次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在P2P时代。
2021年,历经多年清理,P2P平台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P2P走了,并不意味着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完全解除。近期的河南村镇银行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
出身“非富即贵”的34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个个都有AI、大数据、云计算傍身,却无一例外在村镇银行事件上栽了跟头。
7月10日公安部门披露的信息显示,不法分子实际控制多家村镇银行,利用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渠道,进行揽储和推销金融产品。
公开报道显示,牵涉其中的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多达34家。国内知名互联网科技公司,几乎被“一网打尽“。
vivo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vivo钱包也是其中之一。
2019年9月,vivo正式推出vivo钱包。和其他互金平台一样,vivo钱包首先上线的功能就是借贷,此后又陆续有了理财、保险等板块。
互金平台与与村镇银行的合作很简单。平台与村镇银行达成协议后,由平台上架存款产品,这些存款产品的利率通常大幅高于同期国有大行。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正常情况下,储户很难放心地把钱存到一家远在千里之外的村镇银行。
但有了vivo这样的大品牌背书,事情就好办多了。
即便在34个第三方平台中,vivo钱包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内嵌了vivo钱包的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带来的流量无疑是巨大的。
在事件爆发前,几家小小的村镇银行,就是这样在互金平台的帮助下,大肆异地揽储。
“喊着最高大上的口号,干着最没下限的事“,这句话用来形容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一点也不过分。
以vivo钱包为例,打着普惠金融的旗号,vivo钱包最常被投诉的,却是贷款利率畸高和暴力催收。
有用户算出,通过vivo钱包申请的一笔贷款,年化利率甚至高达34.67%。如果这也叫普惠金融,那vivo一定是重新定义了普惠。
在村镇银行一事中,“vivo们”的表现更是令人大跌眼镜。
村镇银行通过互联网平台异地揽储,存在明显的合规漏洞。但一众平台仍然积极充当渠道,几乎“全员”参与。
这要么说明“vivo们”毫无风控体系,合规意识为零。
除此之外就只有一种解释——为了高额利润,它们甘愿冒风险。
02
手机市场的数据统计非常有意思。
前五名通常有名有姓,不仅有季度和年度销量数据,还有市占率数据。而5名开外,没有上榜的资格,通通打入“Others”。
过去多年,不论市场格局如何变化,vivo和它的兄弟公司OPPO一样,始终稳坐前五名。
2021年,vivo甚至以7150万台的出货量、22%的市场份额,高居中国手机厂商榜首。
5G手机的数据也很夸张。2022年一季度,vivo5G手机的市占率高达17%,比肩17.4%的苹果,同期小米和华为均只有10%左右。
但vivo的“割裂”恰恰体现在此。
22%的市场占有率,意味着几乎每4个人里,就有一个用的是vivo的手机。但正在看文章的你可能跟我一样,很难在身边找出一个用vivo手机的朋友。
vivo的手机到底被谁买走了?过去有个很直白的总结:被不懂手机的人买走了。
这一结论显然有些粗糙。但作为厂商,vivo要考虑的不是这种看法对不对,而是它为什么会出现。
除了多卖手机,厂商们的另一重任是多卖高端手机。
高端化是如今手机厂商发力的重点。而在主要厂商中,vivo去年的高端化产品市占率是最低的。除去华为因芯片因素导致的下滑,今年一季度,vivo的高端产品仍居末尾。
最高的出货量,最低的高端产品占比,意味着vivo的多数产品,仍停留在比拼价格的初级阶段。
甚至有观点认为,vivo去年也只不过是吃掉了小米、华为乃至OPPO锁定高端市场后,让渡出来的一部分市场空间。
这无疑让vivo出货量第一的意义大打折扣。
vivo并不是没有努力过,只是有点晚。
在技术积累上,vivo虽然也标榜科技创新。但直到2021年,vivo才加大对芯片领域的投资。
同行中,华为自不必说,小米也早在2017年3月就发布了首款自研芯片,而vivo的首款芯片足足比小米晚了4年。
在操作系统上,国内厂商基于安卓的深度定制系统,十多年前就已开始成熟应用。
而vivo在2013年推出的Funtouch OS,一直饱受用户吐槽。2020年,vivo不得不另起炉灶,发布了基于安卓系统的OriginOS。
仅此两点,vivo在许多消费者眼中,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过去,国内消费者一次又一次产生疑问,vivo和OPPO到底是不是同一家公司的两个品牌。
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是对二者产品和品牌定位的否定——公司吹得再天花乱坠,在消费者眼中并没有什么不同。
对于企业来说,这其实也是一种失败。
03
国产手机之间的界限,正越来越模糊。
尤其是OV、小米等厂商,旗舰产品无论是性能、配置,还是价格都没有拉开差距。
头部厂商手机产品的销售差异,不是因为孰优孰劣,更多的来自于运营模式和销售渠道。
这也意味着,只要技术上没有太大突破,厂商没有重大失误,短期内手机市场的格局就不会有大的变化。
如今,厂商之间真正的竞争,已逐渐脱离手机,转向生态。
生态恰恰是vivo的短板。和已经初步成型的小米、华为生态比起来,vivo的生态,可能还在PPT里。
这几年,vivo既没有推出足够惊艳市场的手机产品,在其他领域的成绩也乏善可陈。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司创始人沈炜有很大关系。
过去,不论是沈炜,还是vivo公司本身,都有意营造出一种低调、专注产品的氛围。
在雷军、余承东、赵明、罗永浩纷纷打造个人IP,卖力为企业带货的时候,沈炜和vivo始终保持沉默。
在瞬息万变的手机市场,今天的vivo与5年甚至1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这几年,vivo做得更多的工作是“跟随”。
从自研芯片、操作系统到加码IoT,几乎都是踏着友商的脚步前进,进度还慢了好几拍。
2014,面对手机厂商里的电商潮流,沈炜表态,vivo不打算踏足。但2019年2月,vivo还是成立了互联网手机品牌IQOO。
vivo钱包也是vivo跟随互联网金融大潮的产物。
金融的钱实在是太好赚了。vivo确实没有放着数亿终端设备,不发展自己的互金业务的道理。
但如果真的像沈炜说的那样,vivo既不缺钱,又鄙视那些想“弄点钱”的企业,“vivo钱包”理应有更高的追求。
但它也不过是那三十四分之一。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花椒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vivo贷款合法吗(vivo可以借款怎么回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753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