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IC2015蚂蚁金服廖宇奇:芝麻信用和央行征信是互补,下面是钛媒体APP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阿里巴巴贷款上征信吗
钛媒体注:钛媒体、商业价值联合主办的第五届“MIIC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如期举行。2015 MIIC大会主题是:新生代,万物生,以“新生”为豪;天地变,邀“新生”为宴。连续举办五届的MIIC在过去五年中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业的高速成长和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年登上MIIC舞台分享的互联网大咖、新生代领袖都有谁?他们怎样成为中国未来商业最大的变数与变量?
“芝麻信用分”今年初一度刷了朋友圈,掀起“晒芝麻信用分”风潮。作为蚂蚁金服旗下的公司,芝麻信用可谓踩着阿里巴巴的巨人肩膀,发展出租车、旅行、招聘、相亲等各种信用场景,比如住酒店,芝麻信用分高的用户可以直接免押金。芝麻信用正在深入我们的生活。
蚂蚁金服芝麻信用高级产品专家廖宇奇在“2015 MIIC大会”上作了演讲,他坦言:信用行业最终会形成从数据的收集存储、粗加工到专业挖掘和分析、再到垂直商业应用的产业链专业分工生态,每个环节都会诞生巨头,会出现公共、免费的数据开放。
“让社会共同监管这样一个诚信体系,在这个基础上,会出现非常多的数据标准、数据交易和共享平台。”他说。
其实央行一直有自己的征信体系,像芝麻信用这样的民间征信体系,是否可以跟政府的征信体系打通?廖宇奇表示,芝麻信用正在做这样一件事情,最近跟很多政府部门谈合作,政府领导人在这块变得非常开明,可能他们觉得自己的研发能力有限,所以愿意共同创建诚信体系。
目前中国的信用体系是分散的,阿里有芝麻信用体系,腾讯有微信信用体系,买卖宝可能还会有买卖宝信用体系,这些信用体系最终是否要通过标准化进行统一或?会不会有一个标准化平台来接入这些体系?
廖宇奇认为:美国有三大信用局,三大信用局尝试努力推出一个分,但是当民众的信任被FICO占据的时候,其它几家征信企业每年都要给FICO交钱,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即便当下信用体系繁多,笑到最后的一定是被最多用户信任的。
以下是廖宇奇演讲全文,经钛媒体编辑:我分享的主题是征信的过去和未来,希望借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芝麻信用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一些工作成果。
中国有句老话,叫“人无信不立”,我想问一下在座各位,提到信用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在哪些场景下会用到信用?
信用卡大概是最常用的场景,贷款、住酒店、租车,很多场景下会遇到信用问题。随着各种商业银行轰炸式发展,大家每个人手里或多或少都有1-2张信用卡,那么中国的信用已经发展到完备的状态了吗?
答案不是这样的,中国人均信用卡只有0.34张,平均每3个人才有一张信用卡,在美国,平均每个人有4.2张信用卡。平均每张信用卡有多少未偿还余额?中国1000美元左右,美国8000美元。从信用卡数据就可以看出:征信、信用,在中国和发达国家存在非常大的距离。
中美信用体系发展对比信用是非常复杂、庞大的一套体系或者生态系统。
但是中国征信业发展非常落后,1993年民营征信机构华夏信用成立,2006年才真正意义上有了个人征信数据库,2013年中国第一部征信业管理条例开始颁布,2015年1月份,央行发布了第一批八张牌照,现在牌照还没有完全发下来。在中国征信业的历史上,首先是以央行个人征信系统以及企业征信系统为主的市场,使用强制的方式,起步比较晚,市场化程度也非常低。
我们来看美国征信业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1860年第一家信用局成立,1899Equifax成立,1930年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大规模爆发,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扶持信用管理机构的条例,民间征信机构就此蓬勃发展,1968年TransUnion成立,1980年Experlan前身CCN成立。
美国征信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工业化时代,有纸质记录、邮寄传播、人工定性判断。第二阶段是电子化阶段,由计算机进行记录,有了互联网传播手段以及简单的数据统计模型,在这几十年时间里,出现了几家巨头。到了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存储、移动互联网、云技术、人工智能模型技术的出现,技术的变革在这一百多年中不断推动美国征信业逐步往前发展。
谁能够做征信这件事情?美国做征信的主要覆盖哪些行业?
第一,赊销类商户,美国19世纪初一些商家对移民家庭的赊销,美国分期购买汽车;
第二,零售业巨头,比如Experian收购者CCN的母公司GUS是全英最大的零售商;
第三,支付机构,最后一点市技术引领者,FICO会应用到你的工作、借贷、买房、租房各个领域。
谁能够做征信?我们认为,贴近用户又有海量数据以及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公司,是征信这个市场里最大的玩家。美国这么少的人口,也有几百亿美金的市值。
在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我们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答案是肯定的。芝麻信用是一家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为个人提供信用管理服务,中国比美国有更大的市场优势,美国征信业严格限定了范围,只能在金融等极少数领域才能用,而在中国,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没有政府监管就会蓬勃发展,如果有监管,就会遇到一定的阻碍,中国征信业就处在这个阶段,除了征信业管理条例之外,没有法律限制这方面的发展,我们可以覆盖除了金融之外的各个方面,现在已经开始把我们的触角伸到信贷、保险、交易、出行、招聘、交友、婚恋等于各种各种场景。
数据源自哪里?芝麻信用是蚂蚁金服旗下公司,蚂蚁金服又跟阿里巴巴是兄弟公司,有人疑问:芝麻信用的数据是不是就是阿里巴巴的数据?是不是用户在淘宝上买的东西越多,芝麻信用上的分越高?你们怎么评估信用状态的?
当然,我们的数据不仅仅来源于阿里集团,还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阿里集团下面的数据,淘宝、天猫,阿里巴巴;
第二,来自于蚂蚁金服旗下这段时间积累的各种各样交易数据,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的;
第三,来自政府的数据,最高法院老赖名单实时打通,包括公安系统数据,还有合作伙伴的反馈数据,比如北京银行的,比如用车、租车行业,比如酒店行业,还有用户自主提交的数据,比如车辆信息、房产数据、信用卡数据。
信用如何评分?芝麻信用分是我们推出的第一款产品,针对个人信用评分,分值在350-950之间,分越高,代表信用风险越低,从身份特质、履约能力、信用历史、人脉关系、行为偏好五个纬度评估整体的信用状态。
芝麻信用已经覆盖3亿多试名用户群,基本已经是中国一半的网民,而且覆盖上百组场景数据,比如购物的、支出的、投资、公益的等等,每天数据量级相当于5千个国家图书馆数量,背后还有云计算以及场景结果。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作为今年刚刚推出第一个产品的公司,1月份芝麻信用分才上线的,你们评什么刻划用户的信用能力?或者基于什么刻划?
其实芝麻信用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之前母公司的存在让我们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行。阿里巴巴一直是大数据征信的践行者,从2002年诚信通到2003年的担保交易场景的出现,再到2012年阿里小贷产品的出现,一直到2015年征信元年,芝麻信用的推出,在十几年历程里,阿里巴巴一直在积累信用、诚信相关的数据体系。
在这个过程上,我们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做“互联网+大数据”的征信模式,基于现有技术优势,我们可以覆盖到更多的人群,在信息广度上,除了传统的信用数据以外,还覆盖更多的变量,甚至可以更为实时的互动,而且线上、线下及时互通,这样才能组合出芝麻信用的雏形。
芝麻信用的场景应用大家熟知的信用产品有两种,一种是芝麻信用分,一种是芝麻信用报告,除此之外,还会有很多模型影响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基于各种各样纬度:生活的可信性、个人的稳定度、生活的消费水平、偿债能力、履约意愿、行为特征、不良记录,等等,可以帮助这个行业引领者或者参与者更好地做决策。
基于信用场景,芝麻信用分已经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解决商户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租车、酒店、旅行、签证、招聘等行业都需要用,央行有征信报告,总的覆盖人群并不多,很多是很老的数据了,有人问芝麻信用和央行征信体系不是替代关系?我们是互补关系。
我们看一个最简单的应用,近几年旅游狂热,大家都面临办签证的事情,这是极其痛苦的,特别美国这样的签证,需要提供非常多的资料,家里户口证明、无犯罪证明、收入证明等等,就差让你证明你妈是你妈了,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这样的用户,如果是750分以上用户,提供护照、照片、信息材积表、身份证复印件扫描件就可以了,这就是信用这样一个场景带给人们便利的最简单的应用场景。
还有一种场景:“信用+出行”。传统租车模式要预订、交几千块钱押金,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会不停查我的各种各样信息,芝麻信用可以简化程序,比如芝麻信用分在650分以上的客户,租车可以免担保、免押金,可以很快把车开走,还车也方便。
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花呗等产品会帮助客户代扣,用户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更顺畅的用户体验,还可以跟酒店合作,快速的办理手续,目前全国已经有五千多家酒店加入信用住,香格里拉也支持信用住,600分以上用户在下单时候可以进行免租金、免押金的服务体验。
未来的信用生活会是什么样?中国征信业未来会出现以下三个现象:
第一,大征信,成熟的市场征信机构应该具备对任何一个企业和个人进行信用调查的能力,目前中国这样一种数据的孤岛、割裂的市场片断,将通过资本力量整合,比如滴滴、快的。
像驾驶证、行驶证这样的数据,目前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能够找到一个合法、合规的数据出口,在中国市场上现在这些是空白,但是随着征信的出现,这种状态逐渐改变。
第二,场景化,传统的征信主要是在金融机构风控里应用,但中国由于现在政策、法规更加开明,以及国家对这块的推动,征信将通过O2O能力渗透到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并且形成一个信用共创的价值体系。
第三,产业分工数据共享。
信用这个事情是不是几家公司做完,机会就没有了?不是的,行业的终局应该是形成从数据的收集存储、粗加工,到专业挖掘分析、再到垂直商业应用的产业链分工生态,每个环节都会诞生巨头,会出现公共、免费的数据开放,让社会共同监管这样一个诚信体系,在这个基础上,会出现非常多的数据标准、数据交易和共享平台。
中国征信系统的未来是怎样的?市场化征信机构会成为金融机构、个人、服务类企业、政府之间的桥梁,随着征信机构的出现,以及生态体系的出现,中国社会慢慢会变成一个诚信的社会体系,未来发展到非常好的状态,信用这件事情真的会跟美国一样,走到哪里,你都会觉得信用是财富。
芝麻信用现在也处于开拓期,今年是民营征信的元年,我们希望更多合作伙伴能够一起加入进来,一起开启信用的未来,希望信用出现的时候能够帮助各个行业或者各个伙伴决策流程、交易流程变的更加简单,用户也能收获到更好的体验。(本文由《商业价值》记者孙骋根据廖宇奇在MIIC2015上的演讲整理)
我来贷上征信吗
#头条创作挑战赛#
经常有客户需要资金的时候去银行打了一沓征信过来,然后说:麻烦你帮我参考一下呢?我这个怎么弄?我应该征信不好,我看有很多个账户数.........然后就是几十页的图片发过来了........
整理了一个正确打开征信报告的方式,下次办理业务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第一步:
先看征信1-4页主要概括个人基本信息、单位信息、借贷信息汇总(按揭/信用卡/信用贷/是否逾期)、征信查询记录
这一页还没有进入主题,初步判断一个客户的征信好与差,看第三页汇总就知道大概了
本页会对个人负债进行总计,非循环贷账户信息汇总、循环贷账户一信息汇总、循环贷账户二信息汇总、贷记卡信息汇总。不排除有的授信协议在最后有单独显示额度的,没有放在本页。
不清楚自己有多少负债,几个账户余额相加,基本就是自己的总负债了。
当然,也有一些相对极端的征信,比如逾期次数,本页也会做汇总展示,如下图:
划重点:
什么是循环贷款?
授信机构给予借款人一定的授信额度,在额度范围和使用期限内,借款人可多次借款循环使用。
其中,循环贷账户一:一般指循环额度下,借款人的多次借款通过不同账户,每笔借款分开归还;
循环贷账户二:一般指循环额度下,借款人的多次借款通过同一个账户统一管理,借款统一归还。
第二步:
看单个账户还款记录,主要看账户的还款状态,有无逾期,逾期次数,是否有展期,五级分类是否正常等。例:
好啦,大家注意到了,在这里征信异常的客户在还款月份的记录有数据和字母标识,不知道这些标识代表了什么
关于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级别越高,说明征信越严重。
关于还款状态说明:
*,表示本月没有还款历史,还款周期大于月的数据用此符号标识;还款频率为不定期,当月没有发生还款行为的用*表示;开户当月不需要还款的也用此符号表示;
N-正常(借款人已经按时归还该月应还款金额的全部);
1-途期1-30天;
2-逾期31-60天;
3-逾期61-90天;
4-逾期91-120天;
5-逾期121-150天;
6-逾期151-180天;
7-逾期180天以上;
B-呆账(表示借款人长期不还款);
M-约定还款日后月底前还款(表示借款人已还清所有逾期散项。但是未能在本月的应还日前还清);
D-担保人代还(表示借款人的该笔贷款已由担保人代还,包括担保人按期代还与担保人代还部分贷款);
Z-以资抵债(表示借款人的该笔贷款已通过以资抵债的方式通行还款。仅指以资抵债部分);
G-结清(借款人的该笔贷款全部还清,贷款余额为0。包括正常结清、提前结清、以资抵债结清、担保人代还结清等情况);
G-结束(除结清外的,其他任何形态的终止账户)
#-账户已开立,但当月状态未知。
第三步,接下来看征信上为企业或他人的担保信息
为他人担保,借款人如果一直没有还款,担保人征信也会有逾期显示。所以,为他人担保,三思而后行。
第四步,看授信协议
有些网贷还清了不仅要开结清证明,还要注销额度,免得征信上有各种网贷的授信记录,只要有效期没结束,就会一直在征信上体现。
第五步,看机构查询记录
记住,这个很重要。
经常有客户给我说,我查询有点多,但是没有逾期过.......
查询也是征信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没有逾期,有点贷款没关系,但是机构查询一定不能多。否则很容易被银行认定为多头借贷,不要东戳戳,西戳戳,征信变成马蜂窝。
好了,看了查询,一个人能做什么样的贷款业务,能不能办理就知道大概情况了,但是最终还是要过银行系统。
有的人征信没什么问题,但是大数据不好,比如有案底、官司执行等,都是影响贷款审批的原因。
总结一下:
征信,不能滥用。不要平时觉得自己用不到就不会养护,需要用时不能派上用场才后悔莫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阿里巴巴贷款上征信吗(我来贷上征信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001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